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政策伦理
联系我们
English
编委会
主编/副主编介绍
在线办公
作者登陆
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阅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服务
下载中心
综合收费平台版面费手机端缴费操作手册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论文写作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编辑工作流程图
利益冲突声明表
作者贡献声明表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
中国知网
西安交通大学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一年内发表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Select
1.
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4
): 349-358.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279
摘要
(
2311
)
PDF
(1552KB)(
2788
)
可视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婴幼儿辅食添加的新理念
汪之顼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4
): 362-367.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250
摘要
(
334
)
PDF
(1443KB)(
457
)
可视化
婴儿在母乳喂养后期至完全适应于多样化平衡膳食之前,有一段食物过渡期,这个阶段引入的乳类以外的食物,从补充能量和营养素的角度被称为辅助食品(简称辅食)。引入辅食的过程称为辅食添加(CF)。添加辅食的目的和意义,除了补充能量和营养素以外,还包括促进进食技能发育和精细运动功能,促进进食与食物相关心理行为合理发展,影响食物过敏及其他过敏性疾病的风险,以及促进儿童肠道菌群多样化发展。在婴儿满6月龄时,从富含优质铁营养的肉泥类开始,尽快实现多样化食物暴露,是符合上述原则的喂养建议。本文通过分析婴幼儿辅食添加的目的,回顾了CF的历史发展,解读基于CF新理念的相关婴幼儿喂养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
我国儿童维生素A和维生素D营养现状及缺乏共病问题
荫士安, 杨振宇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3
): 301-306.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146
摘要
(
458
)
PDF
(617KB)(
435
)
可视化
儿童维生素A和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仍然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儿童中同时存在维生素A和维生素D缺乏问题,0~12岁儿童中维生素A以边缘性缺乏为主(约30%);0~18岁健康儿童中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较普遍,其中严重缺乏率为2.46%、缺乏率为21.57%、不足率为28.71%,缺乏率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增高。由于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各自的生物活性代谢物视黄酸和 1,25-二羟基维生素 D
3
具有激素样特性,而且这两种代谢物都是由体内不同的组织和细胞从其维生素前体合成,通过与核激素受体结合远程对靶细胞两者可能发挥协同作用。在中低收入国家和贫困地区的5岁以下营养不良儿童中,同时存在较高比例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缺乏(共病),这会以高度特异性的方式影响机体的免疫反应,除了导致生长发育障碍(如生长迟缓、运动发育迟缓),还增加感染性疾病(如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过敏性疾病(如哮喘、特应性皮炎)、神经发育障碍(抽动症、孤独症谱系障碍)等疾病的易感性。因此,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同时补充,可促进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
婴儿俯卧活动指南
吴琼, 王晓彤, 黄艺文, 张延峰, 杨玉凤, 张霆, 朱宗涵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8
): 813-820.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433
摘要
(
289
)
PDF
(2211KB)(
330
)
可视化
俯卧活动是指在成人的鼓励和看护下,婴儿清醒时俯卧并且不受限制地活动四肢和躯体。作为生命早期发育进程中婴儿能够移动身体前的一项重要身体活动方式,俯卧活动具有促进婴儿大运动和认知发展、预防位置性头颅畸形和超重肥胖等重要意义。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和全球多个国家发布的身体活动指南和共识对婴儿期俯卧活动做出了推荐,而我国尚无相关指南。首都儿科研究所联合运动科学、儿科学和儿童保健学领域的专家成立指南工作组,共同编写了《婴儿俯卧活动指南》。该指南是我国首个适用于1岁以下婴儿的俯卧活动指南,应用人群为婴幼儿养育照护相关从业人员和家长。《婴儿俯卧活动指南》遵循了婴儿运动发育规律,从俯卧活动指导原则、时间和频次、活动类型以及监测与评估等4个方面提出推荐,为婴儿科学和安全进行身体活动以满足其身体发育需求提供专业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5.
中医儿童保健专科建设专家共识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5
): 465-470. DOI:
10.11852/zgetbjzz2023-1318
摘要
(
1230
)
PDF
(1044KB)(
322
)
可视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6.
从言语病理学角度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沟通障碍
杨峰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3
): 233-236.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114
摘要
(
1128
)
PDF
(722KB)(
317
)
可视化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在沟通、语言与社交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本文从言语病理学的角度分析ASD儿童的基本沟通能力、语言发展特点以及社交语用方面的表现特征并介绍相应的评估工具,同时提出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干预策略,强调采用医疗、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综合干预模式,以期全面提升该群体的沟通、语言和社交能力,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7.
营养与生命早期脑发育
邵洁, 高嘉滢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4
): 368-371.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273
摘要
(
230
)
PDF
(515KB)(
303
)
可视化
生命早期是大脑发育的快速时期,也是脑发育的关键期/敏感期。蛋白质、长链不饱和脂肪酸(LCPUFAs)、铁、锌、碘、叶酸、胆碱以及维生素A、D、B
6
、B
12
通过参与关键神经发育过程而影响大脑发育。不同大脑区域/回路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具有依赖特定营养素的关键/敏感期,发生于该时期的营养素缺乏,即使予以补充纠正,仍可能影响大脑发育轨迹而导致长期的认知功能和行为受损。本文通过阐述生命早期主要营养素缺乏对大脑发育的作用及可能的敏感/关键时间窗,及其与远期认知和行为发育的关系,为营养疾病的预防干预、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的防控、及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8.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病智力障碍的诊治挑战
章依文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6
): 581-585.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567
摘要
(
233
)
PDF
(669KB)(
243
)
可视化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中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也是智力障碍(ID/DD)人群中最常见的共病之一。共病患者的症状复杂,且功能损害严重,导致诊断困难和治疗效果不佳。对于ADHD共病ID的治疗,需要综合非药物和药物治疗。总体来说,跨专业的综合评估和治疗,结合长期随访和个性化管理,有助于提升共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9.
肠道营养与儿童体格发育的现状、挑战与展望
李平, 毛萌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11
): 1161-1162. DOI:
10.11852/zgetbjzz2024-1105
摘要
(
215
)
PDF
(475KB)(
222
)
可视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0.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干预方法及发展趋势
邹红, 朱健芳, 罗佳怡, 李丹丹, 吴迪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3
): 317-321. DOI:
10.11852/zgetbjzz2023-0684
摘要
(
266
)
PDF
(624KB)(
198
)
可视化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社交交往和沟通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和兴趣范围狭窄等症状。目前,针对ASD的干预方法主要包括行为干预、药物干预、物理干预、体育干预及补充与替代医学干预方法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ASD的干预方法将朝着个性化干预、深度学习技术、基因治疗和神经反馈技术等方向发展。这些新的干预方法将有望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1.
婴幼儿养育照护中早期学习机会的创设
童梅玲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2
): 117-121.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044
摘要
(
778
)
PDF
(753KB)(
198
)
可视化
UNICEF和WHO在儿童发展目标中均提及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养育照护。养育照护强调照护人要为儿童早期发展创设适宜的养育环境,以促进其健康和潜能的发展。其中早期学习机会的提供是创造高质量养育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围绕创设早期学习机会的重要性、早期学习环境创设、支持策略及相关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婴幼儿养育照护中创设早期学习机会提供参考与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2.
2023年美国儿科学会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与管理指南解读
刘畅, 张立琴, 杜玮, 刘婷廷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6
): 637-642. DOI:
10.11852/zgetbjzz2023-1186
摘要
(
190
)
PDF
(1163KB)(
185
)
可视化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是儿童常见的甲状腺疾病,若未及时筛查、诊治可造成智力、体格发育不可逆的损伤。2023年1月美国儿科学会发布了关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与管理指南,对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病理生理学、新生儿筛查方案与流程、影像学与基因学诊断、长期随访管理与评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对指南重点内容进行解读,以便于我国儿科医生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模态评估的现状与建议
冯廷勇, 王雪珂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6
): 586-590.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434
摘要
(
204
)
PDF
(595KB)(
183
)
可视化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源于儿童期的神经发育障碍。多模态评估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以促进对ADHD更准确的诊断,还能为制定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决策依据。因此,本文就ADHD当前的评估现状、多模态评估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和探讨,旨在增进对多模态评估方法的认识和应用,提升ADHD儿童的诊疗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4.
运动干预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功能的研究进展
侯耀奇, 宋湘勤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3
): 291-295. DOI:
10.11852/zgetbjzz2023-1031
摘要
(
256
)
PDF
(530KB)(
183
)
可视化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社交障碍是其典型症状之一,会限制其与他人建立和维护正常的社交关系,对生活和发展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传统治疗方法虽有效,但耗时且成本高,而运动干预作为一种新兴治疗策略已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球类运动、格斗类运动、水上运动以及综合运动都已经在干预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梳理了针对ASD儿童社会功能而采用的运动干预相关研究,进行整合与分析,旨在为ASD儿童的治疗、干预方案的开发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5.
兰州市学龄前儿童视屏时间与心理行为的关联
黄蕾, 南楠, 苏悦, 王鹏丽, 伍晓艳, 郭金仙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3
): 242-247. DOI:
10.11852/zgetbjzz2023-0396
摘要
(
211
)
PDF
(788KB)(
174
)
可视化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不同类型视屏时间与心理行为的关联,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方法
2023年2―3月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兰州市6所幼儿园的1 361名3~6岁儿童家长进行调查获取视屏相关信息,同时采用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父母版)评估心理行为问题。
结果
学龄前儿童每天视屏超标率为36.96%(503/1 361)。视屏使用以看电视动画片为主,其次是教育类APP。困难总分异常的检出率为11.61%(158/1 361),以同伴交往(32.26%)及亲社会行为(12.34%)异常最为突出。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相关因素后,总视屏时长≥2h/d是困难总分异常的危险因素(
OR
=1.802);看电视动画片≥2h/d是困难总分异常(
OR
=2.409)、同伴交往(
OR
=2.222)的危险因素;玩游戏≥1h/d是困难总分异常、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行为及同伴交往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使用教育类APP<1h/d是困难总分异常(
OR
=0.615)、亲社会行为(
OR
=0.549)的保护因素,但使用≥2h/d是品行问题(
OR
=2.302)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兰州市学龄前儿童视屏状况不容忽视,过度使用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存在显著关联。家长和学校应重视学龄前儿童亲子及同伴互动,加强对学龄前儿童视屏行为的干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6.
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儿童的早期筛查与干预
刘振寰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5
): 475-479.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280
摘要
(
1059
)
PDF
(669KB)(
162
)
可视化
发育性协调障碍(DC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病率高,诊断率低,症状出现早,阻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DCD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有利于减轻该疾病的终身不良影响。但目前国内大众对该病仍缺乏认识,医疗工作者对DCD的早期筛查及干预不够重视。本文概述发育性协调障碍的临床特征、早期筛查与诊断,并从西医干预、中医干预两个层面阐述DCD的临床治疗,首次提出中西医结合干预治疗,希望以此促进DCD儿童早期筛查工作的开展,为DCD的干预在我国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新的方法,提高其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7.
儿童血清维生素K
2
的临床特征及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王培康, 纪霞, 张曼, 张新凯, 刘星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3
): 286-290. DOI:
10.11852/zgetbjzz2023-0711
摘要
(
205
)
PDF
(634KB)(
150
)
可视化
目的
分析儿童血清维生素K
2
的临床特征及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为预防儿童骨强度不足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期间,在重庆市数家市、县级医院儿科门诊体检行血清维生素K
2
检测的4 145名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血清维生素K
2
相关分析。进一步筛选出完成血清25-(OH)D和腰椎骨密度测定的学龄期儿童844例,分析维生素K
2
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结果
血清维生素K
2
缺乏的总体检出率为61.6%(2 553/4 145),不同年龄段间血清维生素K
2
缺乏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39.364,
P
<0.05),婴儿期和学龄期检出率较高。儿童维生素K
2
水平受季节和母亲文化水平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45.310,9.990,
P
<0.05)。骨量发育正常组和不足组儿童年龄(
Z
=3.416)、性别(
χ
2
=9.218)和血清维生素K
2
水平(
χ
2
=5.8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维生素K
2
缺乏是学龄期儿童骨量发育不足的独立危险因素(
OR
=1.37,95%
CI
:1.03~1.83,
P
=0.030)。
结论
儿童群体中维生素K
2
缺乏率较高,应重点关注婴儿期和学龄期儿童;学龄期儿童骨量发育不足与血清维生素K
2
缺乏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8.
不同注意力、控制力水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认知功能特点
刘子奇, 刘思奇, 陶梦娇, 任永颖, 李冠男, 孙静, 王昕, 张建昭, 杨健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6
): 591-596. DOI:
10.11852/zgetbjzz2023-0969
摘要
(
207
)
PDF
(615KB)(
150
)
可视化
目的
分析不同注意力、控制力水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认知功能的特点以及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多动症门诊就诊的ADHD儿童共104例,进行韦氏、视听整合持续操作测验(IVA-CPT)及认知功能测试。依据IVA-CPT结果,将ADHD儿童分为注意缺陷型(ADHD-I)、多动冲动型(ADHD-HI)及混合型(ADHD-C)。采用SPSS 23.0比较三种亚型ADHD儿童认知功能特点,并分析认知功能与症状评分、注意力、控制力的相关性。
结果
三组患儿智商、数学认知能力、数字推理能力、序列关系、短时记忆广度(倒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两比较,ADHD-HI型儿童的智商、数学认知能力、数字推理能力、序列关系均优于ADHD-C型及ADHD-I型(
P
<0.05)。ADHD儿童的认知能力与智商呈正相关(
r
=0.332~0.399,
P
<0.05)。在认知功能与IVA成绩的相关性分析中,ADHD儿童的序列关系和比较大小测试成绩与IVA-CPT结果呈低度正相关(
r
=0.300~0.337,
P
<0.05),而认知功能与SNAP-Ⅳ症状评分的相关性分析中,未出现明显的相关性(
r
<0.3)。
结论
注意力水平较低的ADHD儿童其认知功能较差;注意力与序列关系、比较大小测试成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9.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患学习障碍儿童的执行功能研究
郭春燕, 宋丽, 王亚哲, 于茹梦, 张定方, 殷梦华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6
): 602-607. DOI:
10.11852/zgetbjzz2023-1133
摘要
(
180
)
PDF
(585KB)(
149
)
可视化
目的
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学习障碍(LD)、ADHD共患LD儿童执行功能之间的关系,为ADHD共患LD儿童的诊断及干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ADHD、LD儿童12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划消智能评定量表、短时记忆、Stroop色词命名任务(SCWT)、Go/No go测试对研究对象的执行功能进行评估,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Ⅳ)测查研究对象的一般认知能力。
结果
在数字划消智能评定量表测验中,ADHD共患LD组数字划消准确性低于ADHD组和LD组(
H
=10.101,
P
=0.006)。在短时记忆中,ADHD共患LD组稳定记忆长度低于ADHD组和LD组(
H
=5.994,
P
=0.050),最稳定平均反应时(
H
=12.153,
P
=0.002)高于ADHD组和LD组。在SCWT中,ADHD共患LD组的汉字、颜色和色词测试正确率均低于ADHD组和LD组(
H
=13.743、7.046、11.156,
P
<0.05)。在Go/No go能力测试中,ADHD共患LD组第一关go正确平均时间更长(
H
=6.593,
P
=0.037)。
结论
ADHD共患LD、ADHD、LD儿童在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抑制控制测试三个核心执行功能方面得分较低,且ADHD共患 LD儿童得分低于ADHD儿童、LD儿童。ADHD共患LD、ADHD、LD儿童的执行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且ADHD共患LD儿童的执行功能损害范围更广,程度更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0.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春前期儿童青少年娱乐性视屏时长的关联
曹慧, 陈敬, 单蕊, 肖伍才, 张晓蕊, 刘峥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6
): 608-612.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005
摘要
(
179
)
PDF
(959KB)(
146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青春前期(10~15岁)儿童青少年娱乐性视屏时长的关联,为儿童青少年娱乐性视屏时长的个性化指导提供依据。
方法
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研究中,纳入最近一次2020年调查中父母教养方式与娱乐性视屏时长数据完整的10~15岁儿童青少年1 905名。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青少年娱乐性视屏时长的关联。
结果
校正年龄、性别、地区、城乡、父母文化程度和抑郁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后,接受权威型教养方式的儿童青少年相比于接受非权威型(忽视型、溺爱型、专制型)教养方式者的每周娱乐性视屏时长过长(>14小时)行为的风险降低36.7%(
OR
=0.633,95%
CI
:0.405~0.991,
P
=0.046);未发现该关联在性别、地区、城乡、家庭经济收入、父母文化程度、父母抑郁情况等亚组间存在差异(
P
交互
>0.05)。
结论
父母权威型教养方式与10~15岁儿童青少年较少娱乐性视屏时长相关。本研究为未来基于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视屏行为进行个性化指导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1.
我国2~6岁儿童适应能力发育的影响因素
崔佳音, 李瑞莉, 王利红, 政晓果, 杨慧敏, 朱莉琪, 郭淑玲, 赵璐, 赵文华, 杨振宇, 张倩, 王玉英, 徐韬, 陈博文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3
): 280-285. DOI:
10.11852/zgetbjzz2023-1054
摘要
(
192
)
PDF
(803KB)(
136
)
可视化
目的
了解我国2~6岁儿童适应能力发育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儿童适应能力发育促进的举措提供参考。
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项目,以14省28个调查点的3 319名2~6岁儿童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0岁~6岁儿童行为发育评估量表》(WS/T 580-2017)对儿童适应能力发育商进行测查,同时采用调查问卷收集儿童及其家长的相关信息。
结果
3 319例2~6岁儿童适应能力水平临界偏低及低下占7.68%,中等占66.25%,良好及优秀占26.06%。其中5~6岁儿童适应能力水平为良好及优秀的人数占比较3~岁组和4~岁组更低(
χ
2
=59.29,
P
<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显示:儿童性别(
β=
0.06)、出生孕周(
β=
-0.05)、是否为独生子女(
β=
-0.04)、留守儿童(
β=
-0.04)、主要看护人(
β=
-0.06)、父母的文化程度(
β=
0.09、0.10)、家长是否主动关注儿童情感(
β=-
0.06)、儿童是否玩家庭自制玩具(
β=
-0.04)是儿童适应能力发育商的影响因素。女童、足月儿、独生子女、非留守儿童、主要看护人为父母、父母文化程度高、家长常主动关注儿童情感、玩家庭自制玩具的儿童适应能力发育商较高。
结论
我国2~6岁儿童适应能力发育水平多数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与多种因素相关,可在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以促进儿童适应能力得到良好发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2.
父母参与陪伴绘本阅读与学龄前儿童情绪调控能力的关联
孟颖, 王茜, 王梁, 张灵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3
): 261-267. DOI:
10.11852/zgetbjzz2023-0674
摘要
(
184
)
PDF
(721KB)(
136
)
可视化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情绪调控能力与父母参与陪伴绘本阅读的关联,为促进学龄前儿童情绪调控能力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法,于2022年9—11月抽取上饶市广丰县、余干县、万年县、铅山县、婺源县5地3~6岁学龄前儿童展开调查。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或Kruskal-Wallis
H
检验分析学龄前儿童情绪控制能力各水平与社会人口学特征及父母参与绘本阅读情况的关联。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父母参与绘本阅读情况与学龄前儿童情绪控制能力的关联强度。
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848份。幼儿平均年龄(4.33±0.95)岁,其中男童432名,女童416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脾气控制能力与陪读人类型中母亲陪读为主呈正相关,与父亲陪读为主及父母双方陪读呈负相关(>
P
75
,母亲为主
OR
=4.17,95%
CI
:2.13~8.17;父亲为主
OR
=0.38,95%
CI
:0.21~0.70;父母双方,
OR
=0.14,95%
CI
:0.07~0.28,
P
<0.05),学龄前儿童社交自信(>
P
75
,父亲为主
OR
=3.53,95%
CI
:1.62~7.66;母亲为主
OR
=3.52,95%
CI
:1.66~7.45)及焦虑控制能力(>
P
75
,父亲为主
OR
=4.32,95%
CI
:1.85~10.09;母亲为主
OR
=3.39,95%
CI
:1.49~7.73)与陪读人类型均呈正相关(
P
<0.05)。此外,学龄前儿童焦虑控制能力(>
P
75
)还与父亲陪读频率(有时陪读
OR
=0.09,95%
CI
:0.03~0.28;经常陪读
OR
=0.19,95%
CI
:0.06~0.60)及母亲陪读时长(<1h/d
OR
=0.33,95%
CI
:0.12~0.91)呈负相关(
P
<0.05)。
结论
父亲或母亲陪读频率及时长与学龄前儿童情绪调控能力关联,父母可适度参与陪伴绘本阅读促进学龄前儿童情绪控制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执行功能性别差异及机制研究进展
胡旖婷, 江克文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6
): 648-652.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103
摘要
(
143
)
PDF
(473KB)(
134
)
可视化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发病率、症状及预后方面均有显著的性别差异,ADHD儿童认知障碍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执行功能(EF)损害。本文通过对近年来ADHD儿童EF的性别差异及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发现ADHD儿童的EF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抑制控制、认知灵活性、热EF上,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对EF性别差异的机制知之甚少,主要局限在脑功能区的差异方面,如初级运动皮层、内侧眶额皮层、基底节、杏仁核(正/负功能连接),及额-小脑回路等,少有更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4.
受欺负、欺负容忍及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的影响
赵科, 尹绍清, 刘虹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3
): 268-272. DOI:
10.11852/zgetbjzz2023-1046
摘要
(
186
)
PDF
(634KB)(
133
)
可视化
目的
分析受欺负、欺负容忍与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的关系及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欺负容忍影响焦虑抑郁的调节效应,为进行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7月,采用儿童欺负问卷、中小学生欺负容忍问卷、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和28项一般健康问卷对1 768名儿童青少年学生进行测查。
结果
儿童青少年学生受欺负现象较为普遍,受言语欺负、关系欺负和身体欺负的比例分别为57.64%(1 019/1 768)、36.60%(647/1 768)和22.40%(396/1 768)。不同性别(
t
=2.00)、学段(
F
=101.38)和学习成绩(
F
=27.91)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受欺负、欺负容忍正向预测效应焦虑抑郁(
β
=0.14、0.13,
P
<0.01)。积极策略、消极策略对欺负容忍与焦虑抑郁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β
=-0.10、0.08,
P
<0.01)。简单斜率分析结果表明,高积极策略水平上欺负容忍对焦虑抑郁无预测效应(
P
>0.05),而低积极策略水平上欺负容忍正向预测焦虑抑郁(
β
=0.28,
P
<0.01);高消极策略水平上欺负容忍正向预测焦虑抑郁(
β
=0.25,
P
<0.01),而低消极策略水平上欺负容忍对焦虑抑郁则无预测效应(
P
>0.05)。
结论
受欺负、欺负容忍正向预测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高积极策略和低消极策略能有效抑制欺负容忍对焦虑抑郁的风险而低积极策略和高消极策略则会放大欺负容忍对焦虑抑郁的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5.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饮食睡眠问题及相关因素
胥柯, 周勤, 吴明磊, 宋丽, 柯晓燕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3
): 329-333. DOI:
10.11852/zgetbjzz2023-0970
摘要
(
171
)
PDF
(536KB)(
132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睡眠和饮食行为问题的分布情况及其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机制研究与临床干预奠定基础。
方法
选取2023年1—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门诊就诊的211名2~7岁ASD患儿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91名正常儿童为ASD组和对照组。采用孤独症行为检查表(ABC)评估ASD儿童的行为,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和自编问卷分别评估两组被试的睡眠问题和饮食行为。使用
χ
2
检验、
t
检验、非参数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ASD儿童睡眠问题和饮食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
结果
ASD组睡眠问题和食物选择性问题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6.876、17.299,
P
<0.05)。ASD组患儿CSHQ总分[(48.55±6.07)分]高于对照组[(45.24±5.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4.494,
P
<0.05)。ASD儿童更有可能出现就寝习惯、入睡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夜醒、异态睡眠、睡眠呼吸暂停等睡眠问题(
P
<0.05)。在ASD儿童中,有饮食行为的儿童CSHQ总分增高,且在食物选择性(种类选择性、质地选择性和异食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
=2.803,
P
<0.05)。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睡潜伏期延长受到ABC量表躯体运动分量表得分(
OR
=1.063)的正向影响,无食物质地选择性(
OR
=0.524)和无异食癖(
OR
=0.343)的负向影响。
结论
ASD儿童常伴随更严重的睡眠问题和饮食行为问题。有饮食行为问题的ASD儿童睡眠问题更严重。ASD儿童入睡潜伏期延长受到躯体运动、食物质地选择性和异食癖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6.
遗传代谢病的治疗进展
梁雁, 罗小平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9
): 929-933.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988
摘要
(
733
)
PDF
(763KB)(
132
)
可视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7.
亲子同床睡眠的现状以及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徐敏, 单延春, 冉霓, 杨召川, 衣明纪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3
): 312-316. DOI:
10.11852/zgetbjzz2023-0539
摘要
(
156
)
PDF
(483KB)(
130
)
可视化
同床睡眠作为儿童睡床方式的主要形式之一,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备受关注。目前研究表明,同床睡眠在儿童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人群、不同地区及不同种族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也有研究同床睡眠对儿童健康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母乳喂养、婴儿获得足够的安全感等,另一方面却导致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发生率增加、夜醒次数增加等。因此,了解目前儿童同床睡眠的现状及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对指导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8.
中国学龄前儿童社会情绪与交流能力评估量表的研发及应用
王婧涛, 吴骞, 魏文飞, 董柯娜, 王琳, 刘灵, 朱忠良, 卢玉山, 李晖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7
): 732-738. DOI:
10.11852/zgetbjzz2023-0923
摘要
(
253
)
PDF
(728KB)(
130
)
可视化
目的
构建中国学龄前儿童社会情绪与交流能力评估量表(CSECA),并检验其信效度,为临床儿童保健及心理健康早期干预提供客观的评价标准。
方法
采用国际认可的量表编制流程,2021年12月—2022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在西安、佛山、九江和天水等城市招募3~6岁儿童2 009人,通过访谈建立初始条目,因子分析进行条目筛选和信效度检验。以长处与困难问卷(SDQ)为校标,计算效标效度。
结果
1)量表涵盖掌控感、自主性、管理情绪、社交能力、情感感受5 个维度构成,编制4个分量表,条目分别为22、24、26、29个,均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校标效度,方差累计贡献率为 57.80%~66.58%。2)各分量表总分的 Cronbach′s α系数为 0.81~0.90,各维度的 Cronbach′s α系数为0.71~0.90。各分量表与SDQ校标关联效度0.573~0.849,总分的重测信度为 0.78~0.89,各维度的重测信度为0.51~0.58。3)量表评分标准:以<
P
10
、P
10
-
P
50
、
P
50
-
P
90
、>
P
90
作为等级分界点,分为偏低、一般、良好、优秀四个等级标准。4)初步应用结果:在被试人群中筛查出社会情绪与交流能力预警征阳性率分别为3岁9.38%、4岁29.44%、5岁11.80%、6岁8.23%,4岁社会情绪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
结论
建立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SECA,并在临床上进行了初步应用,表明量表具有稳定的因素结构和较好的信效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9.
学龄前儿童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联
金春燕, 朱珠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3
): 255-260. DOI:
10.11852/zgetbjzz2023-0933
摘要
(
187
)
PDF
(764KB)(
128
)
可视化
目的
用人群指向视角,通过潜在类别分析探索学龄前儿童生活方式的潜在类别,分析生活方式的潜在类别与情绪行为问题的相关性,为改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2021年4-5月对徐州市5所幼儿园的3~6岁全部在园儿童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含人口学特征、学龄前儿童生活方式以及情绪行为问题筛查。建立潜在类别分析模型探索生活方式的潜在类别,建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学龄前儿童生活方式的潜在类别对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的影响。
结果
研究样本为1 190名3~6岁学龄前儿童(其中男童618人,占51.9%)。通过对该样本人群的7项生活行为信息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得到三类生活方式模型:低风险组(206人,17.3%),中风险组(721人,60.6%),高风险组(263人,22.1%)。控制了人口学变量后,多因素逻辑回归模型结果证明生活方式高风险组的学龄前儿童多动风险(
OR
=2.129, 95%
CI
:1.230~3.685)、同伴交往问题风险(
OR
=2.051, 95%
CI
:1.316~3.197)、和困难总分风险(
OR
=2.081, 95%
CI
: 1.290~3.356)显著高于生活方式低风险组学龄前儿童。
结论
不均衡的膳食与不合理的日常活动结构显著增加学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风险,帮助学前儿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情绪行为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0.
学龄前儿童视觉认知能力评估量表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检验
王钠, 周树青, 郭晓杰, 张昕, 池霞, 李希翎, 童梅玲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2
): 138-141. DOI:
10.11852/zgetbjzz2023-0790
摘要
(
178
)
PDF
(519KB)(
124
)
可视化
目的
编制学龄前儿童视觉认知能力评估量表,并评价其信效度,为临床开展学龄前儿童的视觉认知能力评估提供参考。
方法
1)2021年11月—2022年2月,依照理论,构建维度框架并编写量表条目池。2)2022年3—6月,通过组内讨论及Delphi专家咨询法初筛条目;2022年8月,通过小样本(n=50)预调查修订条目表述;3)2022年9—12月,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南京市4个主城区8所幼儿园的4~7岁儿童家长进行调查,分两次进行:对第一次调查的有效样本(n=344)进行项目分析及重测信度检验,对第二次调查的有效样本(n=695)进行信度检验及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完成量表的编制及评价。
结果
1)该量表包含视觉记忆、分辨视觉、空间视觉和视觉统合4个维度19个条目。所有条目均通过项目分析检验;2)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在0.604~0.886之间,量表整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17;前后两次调查中,每个条目的得分结果均有相关性,平均重测信度系数为0.601;3)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1,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 0.8~1.0 。选择逻辑分析法量表结构为预设模型经过多轮模型修正后,验证性因子分析各指标均通过。
结论
学龄前儿童视觉认知能力评估量表的信度、效度较好,达到量表编制要求,可为临床筛查早期的视觉认知问题提供实用工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1.
婴幼儿入托影响因素及在托婴幼儿托育情况分析
董文红, 姚新萌, 许鑫, 吕丽娜, 汪沙沙, 郑双双, 王蕾, 朱冰泉, 邵洁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2
): 122-126. DOI:
10.11852/zgetbjzz2023-0670
摘要
(
463
)
PDF
(661KB)(
123
)
可视化
目的
了解浙江省0~3岁婴幼儿入托影响因素及在托婴幼儿托育情况,为政府制定托育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0年11月—2021年1月,在浙江省下辖6个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儿保门诊及辖区托育机构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婴幼儿基本信息、家长养育照护知识、态度和行为、喂养情况和在托情况等信息。共收回有效问卷1 756份。
结果
相比从未入托的婴幼儿,入托婴幼儿月龄更大(24月龄及以上占比94.4% vs. 30.1%,χ
2
=835.27)、多为本地户籍(87.2% vs. 81.5%,χ
2
=12.25)、父母亲大学/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占比更高(母亲:83.6% vs. 74.2%,χ
2
=35.29;父亲:79.9% vs. 70.0%,χ
2
=27.01)、家庭年收入>20万元者占比更高(49.5% vs. 28.2%,χ
2
=110.49)、祖辈为主要照护者的比例更低(16.7% vs. 26.8%,χ
2
=3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月龄越大,婴幼儿入托可能性越高(6~23月龄组:OR=6.70;24~35月龄组:OR=134.03;36~42月龄组:OR=699.33;P<0.05);父母年收入高也是促进婴幼儿入托的因素(10~20万元组:OR=1.63;20~50万元组:OR=2.96;>50万元组:OR=4.62, P<0.05)。反之,祖辈参与越多,婴幼儿入托可能性越低(两代人参与,OR=0.57;祖辈为主,OR=0.26, P<0.05)。对在托婴幼儿调查显示,82.8%的入托婴幼儿选择的是纯托育机构、97.4%接受全日托服务、71.4%托育费用不超过3 000元/月。超过95%的入托婴幼儿家长对托育机构的餐食、服务及儿童的生长发育均表示满意,但有32.1%的入托婴幼儿家长明确表示该机构未设置母乳喂养室。
结论
婴幼儿月龄、祖辈参与育儿程度和家庭年收入是影响婴幼儿入托的主要因素。政府应适当增加小月龄儿托位,加快优质、普惠托育服务发展,同时强化托育机构服务质量监管、评估和提升工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2.
青少年自杀意念及行为的家庭治疗
陈建玲, 刘漪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3
): 307-311. DOI:
10.11852/zgetbjzz2023-0802
摘要
(
187
)
PDF
(652KB)(
123
)
可视化
在全球范围内,自杀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对自杀意念和行为的有效预防和干预是至关重要的。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心理治疗及支持性心理治疗对于改善青少年自杀意念和行为有积极的作用,但是青少年工作者常常不只与青少年一人进行工作,往往还需要纳入其家人、照料者以及其他相关人员。本文综述基于家庭的青少年自杀意念和行为的有效干预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3.
儿童扁头综合征与运动发育迟缓的相关性研究
徐伟, 何成川, 陈雪娇, 黄名寿, 宋冠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5
): 480-483. DOI:
10.11852/zgetbjzz2023-0665
摘要
(
970
)
PDF
(592KB)(
123
)
可视化
目的
分析儿童扁头综合征(DPB)与运动发育迟缓的相关性,为DPB患儿早期运动发育筛查与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间在绵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7 826名6~12月龄儿童,经过测量后筛选出2 776例DPB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病率。并将2 761 例DPB患儿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DPB组,并纳入正常儿童1 90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评估各病例组及对照组儿童的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发育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
t
检验对各组儿童的粗大运动商(GMQ)和精细运动商(FMQ)进行分析,采用
χ
2
检验对各组儿童的运动发育迟缓率进行分析。
结果
DPB的患病率为35.47%。轻度、中度、重度DPB组和对照组的GMQ和FMQ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171.271、194.877,
P
<0.05)。进一步比较,轻度DPB组与对照组的GMQ和FM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中、重度DPB组的GMQ和FMQ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各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发育迟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
2
=7.478,5.777,
P
>0.05)。
结论
绵阳地区DPB患病率较高,DPB患儿不会增加患运动发育迟缓的风险,但中、重度DPB患儿运动发育水平明显落后于健康儿童。提示应尽早筛查DPB患儿,对中、重度DPB患儿进行运动发育筛查及运动促进锻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4.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语用性语言障碍研究进展
卢鋆锋, 李甦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6
): 643-647. DOI:
10.11852/zgetbjzz2023-1259
摘要
(
142
)
PDF
(555KB)(
123
)
可视化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大量研究显示,ADHD儿童常伴有语用性语言障碍。结合现有的文献资料,本文梳理了ADHD儿童的语用性语言障碍的临床表现,总结了ADHD儿童语用性语言障碍可能的发生机制,分析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未来研究提出了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5.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临床特征及诊治研究进展
孙艳会, 李杨方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9
): 999-1003. DOI:
10.11852/zgetbjzz2023-1386
摘要
(
264
)
PDF
(676KB)(
123
)
可视化
语言发育迟缓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发育障碍,并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对其今后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能力产生持久性的影响,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可持续到成年。早期积极干预、治疗将极大改善语言发育异常对儿童短期和长期不良影响,对患儿语言能力的恢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研究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6.
益生菌对孤独谱系障碍患者核心症状干预效果的荟萃分析
蔚然, 孔锐, 关陆阳, 王永露, 叶侃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3
): 322-328. DOI:
10.11852/zgetbjzz2023-0847
摘要
(
170
)
PDF
(1804KB)(
119
)
可视化
目的
评价益生菌对孤独谱系障碍(ASD)患者核心症状的治疗效果,为ASD的治疗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知网,英文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共7个数据库中有关益生菌干预孤独谱系障碍患者核心症状影响的文献,检索期限为2000年1月到2023年5月。采用Rev Man5.4进行Meta分析,计算效应量合并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
结果
共纳入10项研究343名患者。Meta分析显示,对于ASD核心症状得分干预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SMD
=-0.34, 95%
CI
:-0.55~-0.12,
P
<0.05),亚组分析显示,在亚洲人种中展开的试验疗效不显著(
SMD
=-0.32, 95%
CI
:-0.63~0.00,
P
=0.05),而在高加索人种中疗效显著(
SMD
=-0.35, 95%
CI
:-0.65~-0.06,
P
<0.02)。按年龄分组,发现包含成人的试验疗效不显著(
SMD=
-0.12, 95%
CI
:-0.57~0.33,
P
=0.61),只包含未成年人的试验中疗效显著(
SMD
=-0.40, 95%
CI
:-0.65~-0.16,
P
=0.007)。按疗程分组,干预不超过3个月(
SMD
=-0.35, 95%
CI
:-0.66~-0.03,
P
<0.05)和超过3个月(SMD=-0.33, 95% CI:-0.62~-0.03,
P
<0.05)的疗效均显著。按菌株分组,单一菌群疗效不明显(
SMD
=-0.16, 95%
CI
:-0.46 ~0.15,
P
>0.05),复合菌群疗效显著(
SMD
=-0.51, 95%
CI
:-0.81~-0.21,
P
<0.05)。
结论
益生菌治疗对于改善ASD患者的核心症状有效,但受人种、年龄和菌株等因素影响,在高加索人种、未成年人群中使用复合菌群的条件下有更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7.
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社交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
李梦滔, 代梦琴, 罗尧竞, 赵小燕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3
): 344-348. DOI:
10.11852/zgetbjzz2023-0613
摘要
(
159
)
PDF
(598KB)(
118
)
可视化
目的
调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社交焦虑现状,分析影响ADHD儿童社交焦虑的因素,为完善ADHD患儿临床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接诊的206例学龄期ADHD患儿,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儿童相关临床资料,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评估社交焦虑,社会反应量表(SRS)评估社交能力,中文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评定量表(SNAP-Ⅳ)评估核心症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DHD患儿社交焦虑的因素。
结果
206例ADHD患儿中128例(62.14%)存在社交焦虑,SASC得分为(14.02±4.06)分。焦虑组女童(
χ
2
=6.057)、共患孤独谱系障碍(ASD)(
χ
2
=4.929)、主要照顾者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
χ
2
=13.345),SRS(
t
=5.842)和SNAP-Ⅳ总分(
t
=7.848)以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无焦虑组(
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SRS总分(
OR
=5.217,95%
CI
:2.309~11.791)、高SNAP-Ⅳ总分(
OR
=4.150,95%
CI
:1.974~8.722)、女童(
OR
=2.268,95%
CI
:1.423~3.616)、主要照顾者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OR
=1.527,95%
CI
:1.162~2.005)、共患ASD(
OR
=1.551,95%
CI
:1.209~1.990)是ADHD患儿发生社交焦虑的危险因素(
P
<0.05)。
结论
ADHD患儿社交焦虑发生率较高,针对高风险患儿应加强认知行为治疗和心理干预,以提高社交能力,降低社交焦虑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8.
2012—2022年全球学龄前儿童营养研究热点与趋势可视化分析
张嘉文, 赵梓伶, 陈诗琪, 周天津, 李彦霖, 刘宇辞, 罗敏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4
): 433-439. DOI:
10.11852/zgetbjzz2023-0355
摘要
(
144
)
PDF
(5344KB)(
117
)
可视化
目的
对2012—2022年学龄前儿童营养领域的科研成果进行梳理,旨在为该领域相关政策制定和科研探索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通过 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筛选出 2012—2022 年国内外在学龄前儿童营养领域发表的高质量文献作为数据来源,使用 Excel 和 CiteSpace 软件对其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
共纳入英文文献 1 816 篇,中文文献 110 篇。研究机构和研究作者合作网络密度均较低。排除检索词,英文文献关键词中心性前三的是“vitamin A”(0.74)、“intervention”(0.67)、“obesity prevention”(0.55);中文关键词中心性前三的是“贫血”(0.41)、“肥胖”(0.38)、“营养状况”(0.18);中英文聚类排名第一的分别是“贫血”和“physical activity”;最新的突现词是“膳食模式”和“diet quality”。
结论
在学龄前儿童营养领域的英文文献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国内近3年呈下降趋势。我国在该领域研究较少,研究热点多集中在学龄前儿童营养现状研究方面,对干预性研究、方法学探索的关注度较低,未来我国在学龄前儿童营养领域研究热点可能集中在学龄前儿童营养外在决定因素,如父母教育、饮食方式、食物供给方式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9.
儿童食物过敏的个体化营养管理策略
李东丹, 吴捷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11
): 1169-1172. DOI:
10.11852/zgetbjzz2024-1220
摘要
(
182
)
PDF
(1450KB)(
112
)
可视化
近年来食物过敏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对儿童健康、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造成了重大影响。尽管儿童食物过敏的规范诊治水平不断提高,营养状态的监测及评估也日益受到重视,但临床工作中仍存在较多营养问题。因此,为确保食物过敏儿童达到最佳营养状态,建议对其进行个体化、规范化管理,需考虑患儿年龄、免疫介导方式、过敏食物种类及数量、营养状态、饮食行为等因素,并由过敏科医生、营养科医生及家长共同参与,并定期随访,监测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0.
儿童早期社会性和人格发展与家庭教养
丁艳华, 费知行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 32 (
7
): 704-708.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693
摘要
(
1604
)
PDF
(743KB)(
111
)
可视化
儿童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受天性和教养长期相互作用的共同影响。家庭是儿童早期社会性和人格发展的首要影响源。家庭教养的接纳性/回应性和要求/控制性这两个重要维度的适宜结合,与儿童良好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结果存在稳定的联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