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2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4-11-10
    述评
    肠道营养与儿童体格发育的现状、挑战与展望
    李平, 毛萌
    2024, 32(11):  1161-1162.  DOI: 10.11852/zgetbjzz2024-1105
    摘要 ( )   PDF (4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笔谈
    我国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的历史回顾、成绩、问题与展望
    宗心南
    2024, 32(11):  1163-1168.  DOI: 10.11852/zgetbjzz2024-1054
    摘要 ( )   PDF (62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的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工作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一二十年代。在1975年开展了首次全国性的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之后,相继出现了其他有代表性的调查研究。生长水平提高和营养不良下降是我国儿童发展健康领域取得的重大成绩。截至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了中国儿童生长评价体系。儿童生长与营养进入新发展阶段,生长长期趋势放缓、超重肥胖检出率反超营养不良。儿童超重肥胖快速增长的态势未得到有效遏制,可能将面对在农村和中流行区高速增长的挑战。
    儿童食物过敏的个体化营养管理策略
    李东丹, 吴捷
    2024, 32(11):  1169-1172.  DOI: 10.11852/zgetbjzz2024-1220
    摘要 ( )   PDF (14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食物过敏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对儿童健康、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造成了重大影响。尽管儿童食物过敏的规范诊治水平不断提高,营养状态的监测及评估也日益受到重视,但临床工作中仍存在较多营养问题。因此,为确保食物过敏儿童达到最佳营养状态,建议对其进行个体化、规范化管理,需考虑患儿年龄、免疫介导方式、过敏食物种类及数量、营养状态、饮食行为等因素,并由过敏科医生、营养科医生及家长共同参与,并定期随访,监测效果。
    科研论著
    苏州市儿童青少年青春发动时相与血压偏高的关联
    王希, 吕慧玲, 胡佳乐, 韩迪, 丁子尧, 沈蕙, 胡佳
    2024, 32(11):  1173-1178.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478
    摘要 ( )   PDF (65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青春发动时相与血压水平及血压偏高的关联性研究,为高血压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2年10—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苏州市4所小学和4所初中共1 992名9~16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现场采集身高、体重和血压等基本信息,使用问卷收集学生饮食习惯、视屏情况、学习情况、运动情况,通过青春期发育量表(PDS)将青春发动时相分为提前组(>P75)、适时组(P25~P75)、延迟组(<P25)。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不同青春发动时相和血压水平的关联,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不同青春发动时相和血压偏高风险的关联。结果 本次研究包括男生999名(50.2%),女生993名(49.8%)。男、女生年龄分别为(12.76±1.76)岁、(12.31±1.77)岁,男、女生收缩压(SBP)分别(114.40±12.70)、(110.34±11.7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12,P<0.001),舒张压(DBP)分别为(65.05±7.36)、(65.44±7.41)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血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26.3%、16.3%(χ2=29.744,P<0.001)。调整相关协变量后,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男生青春发动时相延迟与收缩压Z评分呈负相关(β =-0.340,95%CI:-0.340~-0.140,P<0.05),女生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和延迟与舒张压Z评分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青春发动时相延迟与血压偏高风险呈负相关(OR=0.545,95%CI:0.314~0.944),女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青少年青春发动时相与血压水平和血压偏高风险的关联在不同性别中存在差异,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改善青春期发育状况,尤其是在男生中更应引起重视。
    生活方式对大学生超重肥胖与血压偏高及其共病的影响
    蔡炳耀, 曹颖, 朱思颖, 曹达, 蒋家诺, 董彦会, 马军
    2024, 32(11):  1179-1185.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363
    摘要 ( )   PDF (79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2021年我国内蒙古大学生中肥胖、血压偏高及其共病的发病情况,并分析生活方式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为当地高校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10—11月,通过体格检查收集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的体格数据,并结合问卷调查了解其生活方式。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学生的体重、血压和共病情况,并利用χ2检验比较其在不同性别、年级间的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单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影响超重肥胖、血压偏高及共病的主要生活方式因素,进而统计这些生活方式在学生中的分布情况,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性别、年级、学校等因素,精确计算各因素对患病风险的影响。结果 共调查2 337名学生,发现正常高值血压者占比25.9%(605/2 337),血压偏高者占比8.3%(195/2 337),肥胖者占比13.7%(319/2 337),共病患者占比8.0%(186/2 337)。男生肥胖(22.4% vs. 9.9%)、血压偏高(18.3% vs. 4.0%)及其共病(17.1% vs. 4.0%)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χ2 =89.60、218.93、116.40,P<0.001)。高年级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高于低年级(χ2=6.45,P<0.05),而超重肥胖和共病在不同年级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校类型上,专科院校学生的超重肥胖、血压偏高和共病报告率均高于本科院校(χ2=24.10、14.30、4.94,P<0.05)。在这些方式中,男生除运动更充分外,其他生活习惯均差于女生,各年级大学生在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不显著,而在学校中,专科学校学生不如本科院校学生睡眠充足,但是专科学校中学生运动更加充分,且短时间内大量饮酒的报告率较低。充足睡眠、充分运动是超重肥胖与血压偏高共病发生的保护因素(充足睡眠:OR=0.67, 95%CI:0.48~0.94, P=0.019; 充分运动:OR=0.63, 95%CI:0.40~0.97, P=0.042);吸烟和饮酒是共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吸烟>1支/d:OR=1.59, 95%CI:1.03~2.42,P=0.033;1个月内有酗酒行为:OR=1.60,95%CI:1.02~2.46, P=0.033)。结论 睡眠充足是超重肥胖、血压偏高及共病的保护因素,而吸烟和饮酒则是危险因素。建议高校调整熄灯时间,保障学生充足的睡眠;加强健康教育,积极劝阻学生的吸烟和饮酒行为;并组织开展校园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以促进身心健康。
    综合干预对儿童体形认知的影响及中介作用分析
    段培芬, 原建慧, 冯向先
    2024, 32(11):  1186-1189.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522
    摘要 ( )   PDF (6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儿童肥胖综合干预对体形认知的影响,并探讨体形认知对肥胖指标变化的中介作用,为采取更为全面、有效的儿童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2018年9月-2019年6月在长治市8所小学393名四年级学生中开展的儿童肥胖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儿童体形认知情况并对其进行体格测量,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分析干预对儿童体形认知的影响及体形认知对肥胖指标变化的中介作用。结果 干预一学年后,干预组体形认知有利于减重(高估与正确估计)的比例从58.1%提高至72.2%,对照组有利于减重的比例从53.8%仅提高至58.4%。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提高幅度更大(OR=1.638,95%CI:1.007~2.663,P<0.05)。分层分析显示:干预对超重肥胖者(OR=2.247,95%CI:1.169~4.320)、女生(OR=2.195,95%CI:1.080~4.458)体形认知影响较大;中介作用分析显示,体形认知变化在综合干预与儿童体质量指数(Za*Zb=-0.13,95%CI:-0.30~-0.01)、腰围(Za*Zb=-0.85,95%CI:-1.87~-0.08)变化的关联中存在中介作用,而与体脂百分比无关。结论 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儿童体形认知,体形认知变化是改善肥胖指标变化的中介因素。将体形认知纳入综合干预可提高儿童肥胖干预效果。
    户外活动时间与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的关系
    黄坤, 李秀红, 吴嘉琦, 陈金, 韩晓璞, 林蓉
    2024, 32(11):  1190-1195.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662
    摘要 ( )   PDF (89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广州市白云区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现状,分析户外活动时间与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的关系,为制定脊柱侧弯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2月,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白云区共6所中小学1 732名中小学生开展脊柱侧弯筛查和问卷调查,了解中小学生户外活动时间的分布,分析户外活动时间与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的关系。结果 广州市白云区脊柱侧弯异常检出率为4.85%(84/1 732)。不同学段脊柱侧弯检出率依次为:普通高中(6.52%) >初中(5.35%)>小学(3.57%)>职业高中(2.12%)。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占比由多到少依次为<1h(48.09%)、1~<2h(36.95%)、2~<3h(9.58%)、≥3h(5.37%)。<1h户外活动时间报告率普通高中(59.09%)>小学(53.15%)>初中(42.60%)>职业高中(22.22%)。控制混杂因素后,与每天户外活动时间<1h相比,每天户外活动时间1~<2h的中小学生发生脊柱侧弯风险较低(OR=0.52,95%CI:0.31~0.89,P<0.05)。结论 广州市白云区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检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户外活动时间不足是脊柱侧弯的危险因素,应加强脊柱健康知识宣教并增加学生户外活动时间。
    Kisspeptin对鉴别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启动与否的价值
    欧阳力雪, 且迪, 杨凡
    2024, 32(11):  1196-1200.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325
    摘要 ( )   PDF (7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kisspeptin在鉴别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启动与否中的作用,以期简化性早熟的诊断流程。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门诊2021年6月-2023年6月初诊以乳房发育为主诉的54名女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kisspeptin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kisspeptin在鉴别HPGA启动与否中的价值。结果 中枢性性早熟(CPP)组、快进展型青春期(RPP)组以及单纯乳房早发育(PT)组的kisspeptin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4.147,P=0.003)。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kisspeptin水平与身高、体重、骨龄、基础黄体生长素(LH)、基础卵泡刺激素(FS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的LH峰值以及LH/FSH峰值比呈正相关(P<0.05),其中与LH峰值(rs=0.479)及LH/FSH峰值比(rs=0.507)的相关系数最大;ROC曲线结果显示,kisspeptin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02(95%CI:0.570~0.834),当截点值为310.38ng/mL时,Youden指数最大(0.418),此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8%和60.0%。结论 Kisspeptin在鉴别HPGA启动与否中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可以作为HPGA启动与否的辅助诊断指标或初筛指标,为今后简化性早熟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方向。
    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分析肠道菌群与矮小症的因果关系
    郑治民, 孙昊, 赵婷婷, 肖绪武
    2024, 32(11):  1201-1205.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581
    摘要 ( )   PDF (245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探究肠道菌群与矮小症之间的因果关系,为矮小症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从MiBioGen联盟获得18 340个样本的属水平肠道菌群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作为暴露组,从FinnGen联盟R9获取矮小症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作为结局组。采用逆方差加权法作为主要分析方法进行MR分析,并采用留一法、异质性检验、多效性检验等进行敏感性分析,反向MR以排除反向因果关系。结果 肠道菌群中Prevotella9 (OR=1.76, 95%CI:1.10~2.82,P=0.018)、Alloprevotella (OR=1.82, 95%CI:1.22~2.72,P=0.003)、FamilyXIIIAD3011group (OR=1.86, 95%CI:1.04~3.31,P=0.036)与矮小症的发病呈正相关; Parasutterella (OR=0.58, 95%CI:0.37~0.92, P=0.020)、Clostridiumsensustricto1 (OR=0.50, 95%CI:0.25~0.99, P=0.045)、Roseburia(OR=0.48, 95%CI:0.26~0.89, P=0.020)与矮小症的发病呈负相关。结论 肠道菌群中Prevotella9AlloprevotellaFamilyXIIIAD3011group会增加矮小症的发生风险,ParasutterellaClostridiumsensustricto1Roseburia对矮小症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0~3岁唇腭裂患儿母乳喂养现状及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因素
    李楠, 张静, 张宽, 崔洁, 朱洪平
    2024, 32(11):  1206-1211.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289
    摘要 ( )   PDF (60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0~3岁唇腭裂患儿母乳喂养现状及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唇腭裂患儿母乳喂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21年4月—2022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行唇腭裂序列治疗符合纳入条件的270例患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调查其母乳喂养率及母乳喂养现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唇腭裂患儿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270例唇腭裂患儿母乳喂养时间≥6个月为75例,母乳喂养率为27.78%。不同文化程度、母乳喂养时间、母乳喂养方式、母乳喂养的态度对应的母乳喂养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9、12.19、6.29、19.79,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乳喂养时间、母乳喂养的态度及是否接受过母乳喂养指导是唇腭裂患儿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因素(R2=0.222,F=4.342,P<0.05)。结论 0~3岁唇腭裂患儿母乳喂养率仍有待提升,临床应有针对性进行喂养指导及干预措施,以提高母乳喂养知识,促进科学喂养。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自然人群队列基线特征分析
    刘军廷, 李少丽, 陈芳芳, 宗心南, 黄春雷, 张彤, 邰隽, 谷庆隆, 代表北京儿童青少年健康队列研究组
    2024, 32(11):  1212-1218.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013
    摘要 ( )   PDF (92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北京儿童青少年健康队列,报告研究方法与人群基线的主要特征,为深入研究儿童青少年肥胖、近视及相关慢性病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2—2023年,在北京市某区选取10所有代表性的中小学校,建立北京儿童青少年健康队列。基线调查包括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两部分。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及家族疾病史、膳食、运动、睡眠等行为生活方式与习惯。健康体检包括体格测量、内外科检查、体成分测量、骨密度测量、骨龄评估、腹部超声检查、视光学评估,并采集静脉血标本进行血生化和血常规检测。结果 共纳入5 579名6~18岁儿童青少年,平均年龄为10.6岁,其中6~11岁组和12~14岁组占比较高;自我报告尝试吸烟率为0.8%,尝试饮酒率为4.9%,每天暴露于二手烟的比例为7.8%。该人群中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7.6%;消瘦率为6.5%、超重率为16.0%,肥胖率为25.2%,其中腹型肥胖检出率为35.9%。血脂异常检出率为23.7%,血压升高检出率为16.8%,空腹血糖受损检出率为4.0%,脂肪肝检出率为11.3%。结论 北京儿童青少年健康队列基线数据表明,近视、肥胖及相关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检出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需积极推动综合干预策略的研究与干预效果的评估。
    综述
    儿童青少年食物偏好的研究进展
    张芬, 贾丽娜
    2024, 32(11):  1219-1225.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316
    摘要 ( )   PDF (6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物偏好形成发展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它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饮食选择和营养摄入,对其未来的健康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儿童青少年的食物偏好有助于施行有效的干预计划,以促进其健康的饮食行为。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儿童青少年食物偏好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策略,为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饮食提供参考与意见。
    乳母饮食回避对母乳营养成分及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芮安, 张萱
    2024, 32(11):  1226-1231.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500
    摘要 ( )   PDF (66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母乳是婴儿生后早期最佳的食物和液体来源。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虽然母乳具有一定稳定性,但母亲回避食物时仍可能对母乳营养素含量产生影响,脂类和蛋白质受到摄入食物的影响更大,碳水化合物受饮食影响较小,有关维生素、矿物质与母亲摄入量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而乳母饮食回避是否影响纯母乳喂养婴儿的体格生长仍有待阐明。临床工作及研究均发现不少疑诊或确诊食物过敏的母乳喂养儿童,母亲选择不同程度的饮食回避。对于该类婴儿的母亲,如何科学饮食回避,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回避的食物种类、时间,以及对婴儿生长发育和过敏转归的影响。
    抽动障碍儿童的饮食营养与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唐雅君, 刘秀梅
    2024, 32(11):  1232-1235.  DOI: 10.11852/zgetbjzz2023-1384
    摘要 ( )   PDF (5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抽动障碍儿童存在饮食行为及营养问题,导致其膳食营养结构不均衡,并影响其肠道菌群组成。各类营养素及肠道菌群可能通过多种代谢途径或微生物-肠-脑轴参与抽动的发生发展过程,相关补充剂可能有助于缓解抽动症状。本文就抽动障碍儿童的饮食营养、肠道菌群特征及相关干预措施进行综述,并讨论潜在的生物学机制,为临床监测抽动障碍儿童的饮食营养问题及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组胺在抽动障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林端, 刘秀梅
    2024, 32(11):  1236-1240.  DOI: 10.11852/zgetbjzz2023-0646
    摘要 ( )   PDF (52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胺作为一种神经调节剂,与抽动障碍(TD)的关系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从在TD家系中发现组胺合成关键酶组氨酸脱羧酶(HDC)特定基因的突变,组胺参与TD发生的假说在人群及动物模型研究中得到了验证。组胺及其受体参与调节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CSTC)环路、神经递质及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影响TD的发生。组胺受体3(H3R)是TD很有前景的药物治疗靶点。本文综述了组胺及其受体在T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睡眠碎片化对儿童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蕾蕾, 赵鹏军
    2024, 32(11):  1241-1245.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362
    摘要 ( )   PDF (48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睡眠碎片化是指夜间睡眠中有多次简短的唤醒状态,是一种断断续续的睡眠模式,其症状表现为夜间醒来再次入睡困难,白天困倦,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功能包括执行功能、注意缺陷、学习及记忆功能等,本文综合分析了睡眠碎片化对认知功能影响的可能机制,并阐述其临床意义,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思路。
    荟萃分析
    补钙对儿童身高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
    武华红, 书文, 余程东, 张亚钦, 吴婷, 宗心南
    2024, 32(11):  1246-1251.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189
    摘要 ( )   PDF (33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补钙对儿童身高增长的影响,为儿童科学补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Scopus、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补钙对儿童身高增长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限定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1月6日。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文献进行评估。将研究对象分别根据年龄(<6岁、6~12岁及>12岁)和干预前后的钙摄入量是否达到钙推荐摄入量(“前后均未达标”、“未达标至达标”和“达标至过量”)分为3个亚组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研究。整体Meta分析结果显示,补钙组的身高增长值与对照组相差0.21cm(95%CI:-0.09~0.52),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1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从不同年龄组看,补钙组和对照组身高增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同钙摄入量组看,仅在“未达标至达标”组儿童中,补钙组的身高增长值较对照组高0.48cm(95%CI:0.09~0.87),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2),而其他两组儿童中补钙组与对照组的身高增长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钙摄入不足的儿童适量补钙(达到该年龄段的推荐摄入量)可促进其身高的生长;对钙摄入不足的儿童补钙不充分(未达到该年龄段的推荐摄入量)或钙摄入充足的儿童过度补钙对身高增长无促进作用。
    临床研究
    儿童青少年屏幕暴露对超重肥胖影响的路径分析
    吴淑贤, 吴青青, 王磊, 赵湘, 吕巧红, 黄玉
    2024, 32(11):  1252-1255.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335
    摘要 ( )   PDF (69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屏幕暴露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间的影响路径,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预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9—11月,抽取浙江省小学、初中、高中同班级的84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指标、体质量指数(BMI)水平、体力活动、边吃边看频率及屏幕暴露等信息。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比较BMI正常、超重和肥胖组间差异,中介效应分析可能存在的中介效应。结果 842名分析对象中超重和肥胖儿童青少年205例(24.4%)。平均周>1h体力活动次数为(3.0±2.3)d,平均周屏幕暴露时长为(22.0±9.0)h。69.7%的儿童青少年有边吃边看的习惯。屏幕暴露对儿童青少年的BMI无直接效应(β=-0.002,P=0.179),但可以通过体力活动的中介效应增加超重肥胖的风险(β=-0.030,P=0.001;β=-0.016,P=0.003)。结论 屏幕暴露通过降低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增加其超重的发生风险。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指数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晓强, 郭之荣, 马争迎, 王利霞, 沈玮
    2024, 32(11):  1256-1260.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320
    摘要 ( )   PDF (48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指数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其喂养与营养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3年6月—2024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健康检查的100例矫正6~24月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为病例组,同期正常健康检查的108例婴幼儿为对照组,对喂养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指数总评分为10.56±4.77。6~8月龄组、9~11月龄组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6~8月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喂养指数的主要促进因素为母乳喂养(OR=2.864,95%CI:1.023~8.015,P=0.045)、配方奶时间(OR=2.185,95%CI:1.138~4.195,P=0.019)、月龄(OR=2.426,95%CI:1.276~4.612,P=0.007)。结论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指数较低,需采取相关干预措施。
    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发生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马晓鹏, 李兴珍, 谢坤霞, 刘甜, 郝婷婷
    2024, 32(11):  1261-1265.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187
    摘要 ( )   PDF (68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发生危险因素并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旨在为临床筛查防治工作提供更多信息。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23年12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诊治DDH患儿62例,并以1∶1匹配纳入同期体检健康儿童62例作为对照;对儿童DDH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的62例DDH患儿中右侧30例,左侧32例;Graf分型Ⅱa(+)型、Ⅱa(-)型、Ⅱb型、Ⅱc型、D型、Ⅲ型及Ⅳ型分别为15例、22例、7例、6例、5例、6例、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分娩胎位、是否早产儿、有无包被绑腿习惯及家族遗传史均可能与儿童DDH发生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证实,女性、臀位分娩、非早产儿、有包被绑腿习惯及家族遗传史均是儿童DD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利用回归模型的独立影响因素以及P值预测概率对儿童DDH发生风险进行预测,约登指数分别为37.50%、14.83%、81.42%、25.00%、8.69%、82.42%。结论 女性、臀位分娩、非早产儿、存在包被绑腿习惯及家族遗传史的儿童更易出现DDH;利用以上5个因素构建的数据模型对于患者的死亡预测显示出良好的效能,值得在工作中深入分析。
    脑性瘫痪儿童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分析
    徐艳红, 李红, 陈婧, 许金波, 丁浩
    2024, 32(11):  1266-1270.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378
    摘要 ( )   PDF (54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脑性瘫痪(CP)儿童发生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为CP儿童营养不良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1年1—7月就诊于安徽省儿童医院儿童康复科的CP儿童80例,根据有无营养不良分为营养不良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胎龄、出生体重、进食时间、全面主观营养量表(SGNA)评估、临床分型、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血清总蛋白(TP)、25羟维生素D[25-(OH)D]、血红蛋白(HGB)、铁蛋白(FE)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TP、25-(OH)D、HGB、FE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P儿童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营养不良组进食时间≥30min(χ2=21.798)、SGNA评估异常(χ2=45.263)人数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TP、HGB、FE平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2.739、2.674、2.155,P<0.01);脑瘫儿童血清HGB与营养状态Z评分呈正相关(rs=0.31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较于GMFCS Ⅰ级,GMFCS Ⅱ级、Ⅲ级、Ⅳ级、Ⅴ级是CP儿童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OR=1.750、3.667、1.374、2.375,P<0.05)。结论 GMFCS Ⅱ级、Ⅲ级、Ⅳ级、Ⅴ级是CP儿童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早期识别和干预有助于改善营养状况。
    江苏10市0~5岁儿童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莉华, 李归雁, 秦锐, 赵艳
    2024, 32(11):  1271-1276.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329
    摘要 ( )   PDF (70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江苏省0~5岁儿童肥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0~5岁儿童肥胖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4年4月—2015年3月从江苏省10个城市招募0~5岁的儿童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抽样调查。通过自编的问卷,调查儿童的身高/身长、体重、性别、出生情况、地区、季节等信息。并通过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0~5岁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5 284名0~5岁儿童,肥胖检出率为6.8%。0~<1岁、1~<2岁、2~<3岁、3~<4岁、4~<5岁、5~<6岁儿童肥胖检出率分别为7.7%、4.7%、4.0%、6.0%、7.1%、1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2~<3岁相比,0~<1岁、5~<6岁儿童肥胖的风险更高(OR=1.982、2.202);男童、出生体重≥4 000g、调查时在冬季的儿童肥胖的风险更高(OR=1.581、1.600、2.109,P<0.05)。结论 江苏省0~5岁儿童肥胖率处于较高水平。肥胖发生率与年龄、性别、出生体重、调查季节相关,应制定肥胖防治相关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