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政策伦理
联系我们
English
编委会
主编/副主编介绍
在线办公
作者登陆
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阅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服务
下载中心
综合收费平台版面费手机端缴费操作手册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论文写作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编辑工作流程图
利益冲突声明表
作者贡献声明表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
中国知网
西安交通大学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21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3-08-06
上一期
下一期
述 评
体格生长评价应基于生物学的本质
古桂雄
2013, 21(8): 785-786.
摘要
(
)
PDF
(3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格生长监测-评价是儿童保健的重要内容,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生长发育特征。体格生长的评价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应反映儿童优良生活环境中所获得的生长发育最佳水平,是用最良好的喂养方法并获得健康状况的最佳水平,充分反映生长发育的生物学本质。
专家笔谈
儿童生长评价的研究进展
李辉
2013, 21(8): 787-788.
摘要
(
)
PDF
(3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长评价是儿童保健及儿科临床工作中了解儿童营养及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异常、协助疾病诊断和评估干预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其中参照值或标准的建立以及生长曲线图的合理应用是关键环节。尽管参照值在不断更新、评估方法在不断发展,但早产儿及青春期的生长评价仍然面临挑战,评价工具的正确使用、评估结果的合理解释及后续行动仍需要加强培训。
科研论著
孕妇血清唾液酸与正常新生儿的体格生长
乔阳 ,白增华,王熲,金华,柏丹丹,马亚萍,古桂雄
2013, 21(8): 789-792.
摘要
(
)
PDF
(5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孕妇不同妊娠期的血清唾液酸含量、脐血清唾液酸含量、唾液酸胎盘转运率与新生儿体格生长的关系。 方法 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妊早、中、晚期至分娩时,分析孕期血清唾液酸水平与子代出生体重、身长、头围和Kaup指数的关系。结果 妊早、中、晚期孕妇不同血清唾液酸含量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出生头围及Kaup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不同脐血清唾液酸和唾液酸胎盘转运率的新生儿出生体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妊娠期的唾液酸含量、新生儿脐唾液酸含量和唾液酸胎盘运转率对新生儿出生体格生长无显著影响,唾液酸不会对婴儿造成肥胖的影响,唾液酸胎盘转运率只是反映唾液酸通过胎盘的一个度量,可以衡量胎儿当时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治疗前后TSH、FT4、IGF-1水平的变化及与体格生长的关系
郑敏,潘莉珍,谭建强,蔡稔
2013, 21(8): 793-795.
摘要
(
)
PDF
(44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ial hypothyroidism,CH)患儿经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前后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和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 水平的变化,并分析这些指标对CH患儿体格发育的影响。 方法 采集未经治疗的27例CH新生儿和21例治疗后的CH幼儿,30例健康新生儿和30例健康幼儿(作为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TSH、FT4和IGF-l水平,测量各组体重、身长。结果 CH新生儿组与健康新生儿组相比,血清IGF-1、TSH、FT4水平显著降低(
P
<0.05)。经一元线性相关分析,CH新生儿IGF-1水平与TSH、FT4、出生体重(body weight,BW)、出生身长(body length,BL)均无明显相关性(
P
>0.05)。BW、BL与TSH负相关,与FT4正相关。经规范L-T4替代治疗后的CH幼儿组与健康幼儿组相比IGF-1、TSH和FT4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体重及身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TSH和FT4可能在 CH胎儿期的体格生长中起一定作用。经L-T4替代治疗后TSH、FT4和IGF-1水平升高,这可能是保证CH治疗后正常生长的因素之一。
中国西部14个项目县12~23月龄儿童计划免疫现况研究
张妍,周虹,王燕
2013, 21(8): 796-798.
摘要
(
)
PDF
(42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中国西部部分地区儿童计划免疫现状,为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实施和改进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和多阶段抽样,通过问卷调查及抄录预防接种证信息的方法,调查了西部14个县1 159名12~23月龄儿童的基本情况和免疫接种情况。结果 调查地区儿童卡介苗、乙肝疫苗首针、乙肝疫苗三针、脊髓灰质炎疫苗三剂、百白破疫苗三针、麻疹疫苗首针和五苗全程接种合格率分别为38.6%、68.4%、34.8%、32.6%、38.5%、25.0%和2.4%。接种次数合格率分别为97.1%、99.2%、93.5%、94.4%、92.6%、54.2%和47.7%。住院分娩率和24 h内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以及卡介苗接种率存在正相关,但两种疫苗的接种率和住院分娩率仍有差距。 结论调查地区儿童免疫接种及时性较差,住院分娩儿童24 h内免疫接种状况有待提高。
张家口市卫华小学7~12岁儿童肥胖与血压及肺活量的相关分析
徐云鹏,王文栋,齐文峰,常晓彤
2013, 21(8): 799-801.
摘要
(
)
PDF
(4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张家口市卫华小学7~12岁儿童肥胖发生情况,分析儿童期肥胖与血压及肺活量的关系。 方法 于2012年9月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张家口市卫华小学1 530名儿童进行体重、身高、血压、肺活量等相关指标进行测量。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依据BMI值筛查超重、肥胖儿童,统计分析肥胖与血压水平及肺活量的关系。结果 受检人群总体超重检出率为13.01%,肥胖检出率为14.25%,其中男童、女童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7.2%和8.31%,男童、女童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23%和8.59%,男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童(
P
<0.01);超重和肥胖儿童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儿童(
P
<0.01),且超重、肥胖和体重正常儿童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10.55%、39.95%和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当儿童BMI<30时,BMI与肺活量呈正相关,当BMI≥30时,BMI与肺活量呈负相关。 结论张家口市卫华小学儿童超重、肥胖流行趋势显著,男童更为突出;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儿童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呈现上升趋势,高血压检出率增加;当儿童BMI≥30时,肥胖已影响肺功能。提示儿童超重、肥胖使心、肺功能降低,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刻不容缓。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实验室指标的诊断价值探讨
霍亭竹,陈静,杨尧,吴康敏
2013, 21(8): 802-805.
摘要
(
)
PDF
(48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25-(OH)D
3
、骨碱性磷酸酶等临床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1 190名0~4岁儿童进行临床体检,随机选取部分儿童抽取静脉血测定骨碱性磷酸酶、血25-(OH)D
3
、钙、磷、碱性磷酸酶及骨密度、左手腕骨X片。比较其检测佝偻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通过ROC曲线对25-(OH)D
3
、骨密度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佝偻病患儿血25-(OH)D
3
明显低于对照组,25-(OH)D
3
的ROC线下面积为0.633(95%
CI
:0.581~0.684),具有中度诊断性。针对西昌人群,维生素D不足诊断浓度最合适诊断点为72.86 nmol/L。利用该界值点诊断佝偻病的灵敏度为65.35% ,特异度56.02%。骨密度、钙、磷、碱性磷酸酶、骨碱性磷酸酶多种检查指标可做为佝偻病的辅助检查手段,诊断性稍差,联合25-(OH)D
3
和骨碱性磷酸酶诊断早期、活动期佝偻病灵敏度提高至76.67%,特异度90.91%。 结论血25-(OH)D
3
浓度为诊断佝偻病的良好指标。骨碱性磷酸酶灵敏度、特异度相比优于其他指标,可用于人群筛查。骨碱性磷酸酶和25-(OH)D
3
项目的条件下联合辅助诊断,提高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识别性。
儿童肥胖发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徐尔迪,尹春燕,常明,肖延风
2013, 21(8): 806-808.
摘要
(
)
PDF
(45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学龄儿肥胖发生的相关因素,为提出预防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生长发育门诊2010-2011年就诊的单纯性肥胖儿童,随机抽取86名,年龄7~18岁,平均14岁,男50例,女36例。采用1∶1 病例对照配对研究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内容包括遗传因素、早期喂养、饮食行为、学习及运动情况、家庭环境等与肥胖相关因素。所得资料采取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进餐速度快、喜好零食及家族中糖尿病人数多,是影响学龄儿发生肥胖的危险因素,而喜欢参与运动及母亲职业是肥胖的保护因素。 结论不良的饮食习惯及糖尿病家族史均能增加肥胖发生的风险,提示在具有糖尿病家族史高危因素的儿童中要特别注意饮食结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从而预防肥胖的发生。
流动儿童2 055例婴幼儿喂养现状研究
胡世云,谭晖,郭素芳,吴建妹,潘栩虹,蒋泓,彭艾平,戴月,钱序
2013, 21(8): 809-811.
摘要
(
)
PDF
(47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研究地区流动儿童婴幼儿喂养现状,以发现存在的主要喂养问题。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两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标准问卷,分别对广东和浙江两省各一个流动人口密集的区市的2 055名2岁以下儿童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对8个婴幼儿喂养指标进行了描述与分析。结果 调查地区流动儿童婴幼儿早开奶率为18.0%、纯母乳喂养率为13.6%、1岁时持续母乳喂养率为17.0%、2岁时持续母乳喂养率为5.2%、辅食及时添加率为81.1%、辅食添加种类合格率53.9%、辅食添加频率合格率为26.9%、辅食合理添加率为16.9%。 结论研究地区流动儿童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的情况水平差,提示流入地应加强对流动人口中婴幼儿喂养的健康促进,改善保健服务利用。
新生儿时期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的临床意义
高沙沙,俞生林,包丽丽
2013, 21(8): 812-814.
摘要
(
)
PDF
(42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测定疑似新生儿时期出现食物不耐受症状的患儿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并对影响特异性IgG抗体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特异性IgG抗体在检测新生儿食物不耐受中的意义及新生儿食物不耐受发生的可疑危险因素。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临床疑似出现食物(主要是牛奶蛋白)不耐受症状的60例患儿及对照组60例新生儿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特异性IgG抗体结果的相关因素。结果 93.3%患儿存在不同种类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升高,6项指标单因素分析中有3项指标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05);其中2项指标被选入Logistic回归方程(
P
均<0.05)。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
OR
值为3.170(95%
CI
:1.240~8.103),母乳喂养的
OR
值为0.359(95%
CI
:0.157~0.822);未发现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胎龄、母孕期吸烟情况等与食物IgG抗体结果有关。 结论食物不耐受在新生儿时期就可表现出一系列症状,其中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具有较高阳性率;母乳喂养是新生儿食物不耐受IgG抗体阳性结果的保护因素,家族过敏史是其危险因素;对新生儿时期出现食物不耐受情况提高意识,及早诊断,予以干预,避免对以后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
基础科研论著
SD大鼠孕哺期喂养高能量饲料对子代脂代谢的影响
王玲,刘颖,王萌萌,魏腾达,张辉
2013, 21(8): 815-816.
摘要
(
)
PDF
(3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SD大鼠孕哺期给予高能量饲料对子代脂代谢的影响。 方法 成年SD孕鼠1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高脂高糖组,在孕哺期分别给予标准鼠粮、高脂饲料(含20%猪油)和高脂高糖饲料(含20%猪油和10%蔗糖)。仔鼠4周处死,称量体重、肝脏和肾周脂肪质量,并检测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瘦素水平。结果 体重、肝脏和肾周脂肪质量,高脂组[(90.05±6.71)、(3.73±0.18)和(0.41±0.12)g]和高脂高糖组[(89.82±5.08)、(3.82±0.27)和(0.41±0.13)g]均高于对照组[(70.60±17.30)、(2.87±0.83)和(0.22±0.07)g](
P
<0.05);高脂高糖组总胆固醇水平(1.72±0.10)高于高脂组(0.9±0.33)和对照组(0.8±0.3)(
P
<0.05);高脂组(0.83±0.54)和高脂高糖组(1.02±0.22)的甘油三脂水平高于对照组(0.45±0.21)(
P
<0.05);高密度脂蛋白和瘦素,高脂组(0.23±0.08,1.16±0.06)和高脂高糖组(0.26±0.09,1.15±0.04)的低于对照组(0.50±0.03,1.26±0.08)(
P
<0.05)。 结论SD大鼠孕哺期摄入高能量饲料造成子代肥胖、血脂异常和血浆瘦素水平下降等脂代谢紊乱。
外源性雌激素苯甲酸雌二醇对青春期前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
季加芬,李会丽,杨培培,赵月华,刘长云
2013, 21(8): 817-819.
摘要
(
)
PDF
(4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外源性雌激素对青春期前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 方法 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用高、低剂量组和对照组,苯甲酸雌二醇(E2B)染毒剂量分别为15 000 μg/kg、15 μg/kg,0 μg/kg灌胃摄入,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玉米油,隔日1次,在分别作用3个周后正常饲养至生后9周,处死取材,测定相应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睾酮(testosterone,T)浓度降低(
P
<0.05),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及雌二醇(estrodiol,E2)浓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高剂量组4种激素水平改变更显著(
P
<0.01)。另外,两实验组相比,T、FSH、LH及E2浓度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实验组睾丸生殖小管、肛生殖距(AGD)均有异常改变,高剂量组改变较低剂量组明显。 结论外源性雌激素可改变青春期前雄性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并使生殖小管的正常结构和形态发生异常改变。
综述与讲座
早产儿生长评价的相关问题及研究进展
张亚钦 综述, 李辉 审校
2013, 21(8): 820-82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产儿生长评价与定期监测对于早期发现生长发育异常的高危儿、及时了解早产儿追赶生长情况以及营养干预措施的制定和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对早产儿的生长水平及速度进行正确评价一直是新生儿及儿童保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针对早产儿生长评价的指标、参照标准及生长曲线的选择、早期适宜的生长速率以及生长异常界值点展开综述,以期为早产儿体格生长的合理评估提供参考。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评估方法在诊断儿童性早熟中的进展
李雪宁 综述, 赵亚茹 审校
2013, 21(8): 823-82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 axis,HPGA)对人体生殖系统的发育、功能状态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判断 HPGA 功能状态是儿童性发育异常性疾病诊疗路径中的关键步骤之一。目前大家公认的评估儿童 HPGA 功能状态的实验室金标准是经典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激发试验,但该试验存在采血次数多、费用较高、操作复杂、患儿及家长依从性差等缺点,使其在临床应用方面受到一定限制。随着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hin,Gn)检测技术的发展,检测灵敏度得到了极大提高,为临床及科研工作者寻求更简单、更方便的方法来评估HPGA功能状态创造了条件。本文主要阐述目前在简化GnRH 激发试验以及探索可替代经典的GnRH 激发试验来评估HPGA功能状态的研究现状。
肠道菌群与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冯玲 综述, 杨凡 审校
2013, 21(8): 826-82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与宿主相互作用,影响宿主代谢及多种生理功能。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改变可引发慢性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失调。本文就肠道菌群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发生、发展的关系及部分机制进行综述。
有氧体能和儿童的认知神经功能
蒋长好,陈婷婷,石长地
2013, 21(8): 829-83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常参加身体活动不仅能提高身体健康,也能改善心理功能。近年来大量研究通过考察有氧体能等对儿童认知神经功能的影响,来论证身体活动具有促进儿童学习和认知功能的效益。已有研究发现,儿童的有氧体能与其学习和认知表现有着积极关联,表现为有氧体能更好的儿童,其学业表现和认知水平更好,锻炼是促进儿童认知神经功能的一种简单有效方法。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作了回顾,提出了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指出未来研究需要考虑的问题。
临床研究与分析
大连市集居儿童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及其分析
倪波,肖绪武
2013, 21(8): 832-83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本地区集居儿童膳食营养和体格发育现状,为儿童合理膳食提供干预措施。 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大连市5所一类幼儿园1 496名3~6岁儿童连续5日膳食进行称重法膳食调查,及体格检查和血红蛋白测定。结果 5所幼儿园儿童膳食的热量、蛋白质平均摄入量达到DRI(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90.7%和98.9%;钙、VA摄入不足,脂肪生热比超标,余营养素摄取均达标。所调查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良好。 结论大连市集居儿童营养状况良好,但仍需改善部分营养素供给结构,加强科学膳食管理和健康饮食教育。
婴儿乳糖酶活性与肠道菌群对其体重增长的影响
颜引妹,张燕,颜雨静,唐华,白玲,陆纯,汪科
2013, 21(8): 834-83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婴儿乳糖酶活性与肠道菌群对其体重增长的影响,及乳糖酶和益生菌治疗后对其体重增长速率的变化。 方法 从2011年5月-2012年8月期间,从门诊随机收集42 d的体检婴儿共97例(男52,女45),实验组为体弱儿:满月体重增长不足600 g的婴儿共58(男33,女25)例;对照组为体重增长超过600 g家长自愿参加的正常婴儿32例(男19,女13)例,予尿半乳糖测定和粪肠道菌群测定。对实验组给予乳糖酶与益生菌治疗,观察治疗后一月体重增长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尿半乳糖测定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
P
<0.005),肠道菌群调查显示有失调(
P
<0.01)。提示实验组存在乳糖酶活性低下和肠道菌群紊乱;实验组治疗1月后肠道菌群均>10∶1,体重增长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说明其肠道功能恢复,体重增长速度跟上了对照组。 结论体弱儿体重增长缓慢的原因之一是乳糖酶活性低下和肠道菌群失调,补充乳糖酶与益生菌是有效的。
2012年广州地区25 295名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析
林涛,陈焕辉,陈翊,朱冰,刘晓敏,赵明奇,连广琬
2013, 21(8): 836-83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广州地区25 295名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年龄、季节的关系。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收集2012年全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5 295例0~16周岁健康儿童25-(OH)D结果,维生素D营养状况以血清水平判断:维生素D严重缺乏(<12.5 nmol/L)、维生素D缺乏(12.5~37.5 nmol/L)、维生素D不足(37.5~50.0 nmol/L),分别各年龄组及各月份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广州地区25 295例儿童25-(OH)D平均水平72.41 nmol/L,无性别差异;无维生素D严重缺乏病例;25-(OH)D<50 nmol/L的比例为13.22%。儿童25-(OH)D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维生素D的缺乏和不足与年龄呈正比;2012年1月份为全年最低水平,1~7月份25-(OH)D水平逐月上升, 8、9月份达到全年峰值,10~12月份逐月下降;各月份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比例在1月份为全年最高,全年最低值在9月份。 结论广州地区在冬春季节儿童维生素D营养水平较低,3周岁以上的儿童维生素D营养缺乏较严重。
乌鲁木齐市3~7岁过敏性鼻炎患儿过敏原检测分析
高越,廖建军,徐佩茹
2013, 21(8): 839-84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3~7岁过敏性鼻炎患儿过敏原的分布状况,为儿童过敏性鼻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体外特异性过敏原检测试剂盒对176例过敏性鼻炎患儿进行吸入过敏原检测,其中90例患儿同时行食物过敏原检测。结果 176例过敏性鼻炎患儿吸入过敏原测试总阳性率为99.4%,以螨混合(屋尘螨+粉尘螨)最高(61.9%),其后依次为蟑螂(53.4%),霉菌混合(点青霉+烟曲霉+交链孢酶)(46.6%),梧桐(41.5%),榆树(38.1%),狗上皮(31.8%),猫毛和豚草均为(17.0%),艾蒿(16.5%),葎草(11.9%)等。90例患儿食物过敏原的总阳性率为84.4%,过敏原主要为小麦和花生均为(54.4%),其次为鸡蛋和大豆分别为(50.0%)、(42.2%),坚果混合和牛奶(分别为31.1%、23.3%),蟹(16.7%),西红柿(11.1%),鳕鱼和虾均为(8.9%)等。 结论螨为乌鲁木齐市3~7岁过敏性鼻炎患儿最主要的过敏原,食物过敏亦占相当比例。明确过敏原后对托幼机构开展卫生消毒和预防保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早产儿全身运动质量评估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一致性研究
宋国英,孟令丹,董荣芝,马良,刘芳,吕攀攀
2013, 21(8): 842-84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扭转阶段全身运动质量(general movements,GMs) 评估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法(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在评估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情况方面的一致性。 方法 早产儿共169例(男88,女81),纠正胎龄足月后2周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评估。结果 GMs评估:119例正常扭转运动,42例为单调性扭转运动,8例为痉挛-同步性扭转运动。NBNA评估:120例≥35分,49例<35分。两种方法的
Kappa
值=0.710。 结论GMs和NBNA在评估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情况方面有着良好的一致性。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小于胎龄儿矮小症患儿的临床研究及小于胎龄儿群体身高生长情况
舒信显,李红玮,徐香芬,施美华,孔伟星,郎巧英,应尔雅
2013, 21(8): 845-84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治疗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矮小症患儿临床价值及合适的疗程,比较SGA群体身高生长与正常群体的差异情况。 方法 2009年12月开始对2000-2006年期间出生的88例SGA矮小症患儿分成治疗组(
n
=34)、对照组(
n
=54),治疗组给药rhGH治疗,并分别对6月、1年、1.5年、2年不同疗程下,身高增长的疗效观察。并对所有该期间出生的所有526例SGA进行为期两年的身高增长情况监测。结果 经两年观察治疗组31例出现有效追赶生长,有效率达91.2%,对照组仅5例出现追赶生长,有效率为9.3%(
P
<0.01)。rhGH在不同疗程下的疗效在总体上有差异(
P
<0.01),除1.5年疗程和2年疗程的病例的疗效经统计学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45),其余任何不同疗程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整个SGA群体身高增长特点,除外rhGH治疗影响后,大部分个体均按原来的生长曲线轨迹生长,SGA群体身高与正常人群相比明显偏矮。 结论rhGH治疗能有效促进SGA矮小症患儿加速长高,在治疗剂量为0.15 U/(kg·d)[0.35 mg/(kg·周)]下,控制在1.5年疗程费用与获益比最高。SGA整个群体身高与正常人群相比明显偏矮,经两年的监测这一趋势特点随着时间推移不能自行扭转。
T细胞亚群在儿童喘息性疾病中表达的研究
周炜,季伟,俞君
2013, 21(8): 848-85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喘息性疾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哮喘急性发作组、喘息性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水平。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组和喘息性肺炎组CD3
+
淋巴细胞百分比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01),且二者降低水平一致(
P
>0.05)。哮喘急性发作组CD4
+
淋巴细胞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和喘息性肺炎组均明显增高(
P
<0.05),且喘息性肺炎组CD4
+
淋巴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哮喘急性发作组及喘息性肺炎组CD8
+
淋巴细胞百分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
P
<0.05),而哮喘急性发作组及喘息性肺炎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哮喘急性发作组和普通喘息组CD3
-
CD19
+
和CD19
+
CD23
+
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这些指标在哮喘急性发作组和普通喘息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参与儿童喘息性疾病的发病。
择期剖宫产产前使用激素对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
戚锋锋,王玉芳,马运利
2013, 21(8): 851-85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择期剖宫产产前使用激素对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发生率及并发症等的影响。 方法 以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湖州妇幼保健院择期剖宫产(孕周在37~40周之间)所生足月儿2 606例为对象,根据是否使用激素分为两组,一组其母于分娩24 h前正规使用地塞米松1个疗程,该组为观察组;另一组未使用激素的足月儿为对照组;并把两组根据不同胎龄分别分为3小组,分别为37~37
+6
;38~38
+6
;39~40周组,比较不同胎龄择期剖宫产RDS发生率的高低,合并并发症情况比较。结果 观察组RD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同孕周发生率亦不同,而且观察组患儿病情较对照组轻。 结论37~38周择期剖宫产产前使用激素值得推广。
西南地区家长自述婴幼儿食物过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王瑜,芮溧,孙晓红,黄璐娇,庞学红,曾果
2013, 21(8): 853-85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西南地区家长自述婴幼儿食物过敏现状及相关因素。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云贵川三省城乡6~24月龄婴幼儿3 344名作为对象,通过对婴幼儿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婴幼儿食物过敏、致敏食物、婴幼儿及其家庭基本信息,初步探讨家长自述婴幼儿食物过敏流行趋势及特征,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家长自述婴幼儿食物过敏发生率为9.54%,城市(13.62%)高于农村(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61.51,
P
<0.05);性别及月龄组间无显著差异。主要致敏食物为鱼虾类(城市34.65%,农村30.63%)和蛋类(城市29.53%,农村27.03%),第3位致敏食物城乡有差异,城市是水果类(9.45%),农村是奶类(18.02%)。剖宫产儿食物过敏风险高于自然分娩儿(
OR
=1.53,
P
<0.05)、4个月内非纯母乳喂养儿食物过敏风险高于纯母乳喂养儿(
OR
=2.17,
P
<0.05)、断乳月龄早于4个月儿食物过敏风险高于4月龄后断乳儿(
OR
=1.55,
P
<0.05)。 结论西南地区家长自述婴幼儿食物过敏发生率较高,值得进一步关注。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可能有助于预防婴幼儿食物过敏。
儿童湿疹1 538例过敏原分析
李静,兰凤荣,陈亚秋,陈昱,赵利媛,邵平,李卫芹,冷峻宏
2013, 21(8): 856-85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过敏原在儿童湿疹发病中的比例,为防治儿童湿疹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生物共振治疗仪对1 538例门诊湿疹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 1 538例湿疹患儿中,食物过敏原检测阳性1 272例(82.70%),吸入过敏原检测阳性653例(42.46%),食物和吸入过敏原均阳性504例(32.77%)。食物过敏原以谷类(1 020,66.32%)最高,其后依次是牛奶、鸡蛋、海鲜、坚果、大豆、食品添加剂、牛羊肉;吸入过敏原以屋尘(340例,22.11%)最高,其后依次是螨虫、花粉、动物皮毛、霉菌、废气、香烟、烹调油烟。不同年龄段,食物、吸入过敏原阳性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婴儿期主要以食物过敏原为主,随着年龄增长,吸入性过敏原阳性检出率逐渐增高,食物性过敏原阳性检出率逐渐下降。 结论对湿疹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可以找出湿疹的诱发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湿疹提供依据。
苯丙酮尿症患儿家长心理健康水平与患儿饮食治疗依从性关系探讨
刘风燕,邵峰
2013, 21(8): 859-86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患儿家长心理健康水平与患儿饮食治疗依从性关系。 方法 调查分析持续治疗的63例PKU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患儿治疗随访过程中苯丙氨酸浓度、随访周期。PKU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采用SCL-90自评心理症状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自评,按心理症状因子分统计分成I、II组,并自制一般情况问卷调查。选取儿保科健康查体幼儿家长作为对照组。结果 1)PKU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除外恐惧、人际敏感因子
t
值均>2.78,
P
值均<0.01);2)PKU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I组低于II组,I组心理症状因子分均高于II组(除外恐惧因子
t
值均>4.084,
P
<0.01);3)I组患儿苯丙氨酸浓度控制好于II组(χ
2
=29.866,
P
<0.01),随访周期短(
t
=3.535,
P
<0.01),显示良好饮食治疗依从性;4)I组、II组中PKU患儿家长其文化程度、对疾病的认知度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
2
=13.445,9.718,
P
均<0.01)。 结论PKU患儿饮食治疗依从性较好的家长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患儿饮食治疗依从性与家长的家庭收入、文化程度、对疾病的认知度等有关。要提高患儿饮食治疗依从性,确保智力正常发育,家长是关键。
重症脑瘫240例临床分析
刘卫鹏,屈素清,栾佐
2013, 21(8): 862-86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住院康复治疗240例重症脑瘫(cerebral palsy,CP)患儿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提高对重症CP的认识,并尽早防治。 方法 对资料完善的240例重症CP患儿围产史、生长发育史、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电生理学检查、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和Peabody精细运动量表评估检查,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240例CP患儿中痉挛型103例(42.9%),不随意运动型81例(33.8%),混合型49例(20.4%),肌张力低下型7例(2.9%),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均在Ⅳ级以上;主要高危致病因素为早产(37.9%),宫内缺氧(20.4%),病理性黄疸(15.8%);90%患儿合并智力低下,44%患儿合并视觉障碍,8.3%合并听觉障碍,27.1%存在症状性癫痫,42.9%患儿因吞咽功能障碍导致营养不良;其大脑形态学损伤以白质容积减少,髓鞘化延迟,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多发性脑软化,脑发育不良,基底节病变为主。 结论重症CP致病因素复杂多样,运动功能严重受限,多伴有一种甚至多种并发障碍,认识这些疾病的高危因素和并发症的损害,有利于更好地防治重症CP。
经验交流
发育迟缓儿童早期综合干预的重要性
岑雪松,岑冬梅,赵璐
2013, 21(8): 865-86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发育迟缓儿童早期综合干预的重要性。 方法 到本中心体检发育迟缓的3月龄婴儿,根据家长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干预组:共71例,其中早产婴儿36例为干预Ⅰ组,足月产35例为干预Ⅱ组,早期综合应用视、听刺激,婴儿操、抚触、游泳、运动干预训练、喂养指导,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3个月、5个月运用Gesell量表进行评估。未接受干预训练仅常规保健的作为对照组:共62例,其中早产婴儿30例为对照Ⅰ组,足月产32例为对照Ⅱ组。结果 在干预后1、3、5个月评估时,干预Ⅰ组与对照Ⅰ组相比,身高分别增长0.6、0.9和1.3 cm(
P
<0.05);体重分别增长0.62、0.70、0.76 kg(
P
<0.05),DQ平均增长5、9和12(
P
<0.05)。干预Ⅱ组与对照Ⅱ组相比,身高分别增长0.5、0.9、1.5 cm(
P
<0.05),体重分别增长0.59、0.74、0.80 kg(
P
<0.05);DQ平均增长4、7、10(
P
<0.05)。 结论早期综合干预可促进发育迟缓儿童体格、运动、行为心理发展。
2006-2012年北京市西城区0~6岁散居儿童健康趋势分析
宋琴素
2013, 21(8): 867-86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2006-2012年散居儿童健康状况变化趋势。 方法 利用系统体检,对0~6岁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和血红蛋白的检测,采用WHO推荐的儿童体重和身高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对7年间散居儿童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近7年来全区0~6岁散居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基本持平。<3岁儿童的肥胖检出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自2008年开始<3岁儿童的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3~6岁儿童。全区0~6岁儿童营养性贫血患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3岁儿童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3~6岁儿童。 结论应将预防和控制儿童营养性贫血纳入儿童保健的重点,加强<3岁贫血儿童的营养监测管理,预防儿童肥胖应从婴幼儿抓起。
沧州市早产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其母亲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张丽萍,闫瑞霞,孙玉敏,任建立,于彩霞
2013, 21(8): 870-87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沧州市早产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母亲对其影响因素,为防治早产儿佝偻病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沧州市人民医院158例早产儿进行血清25-(OH)D测定,对其母亲进行相关营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早产儿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比例为97.4%,与母亲维生素D认知水平、摄入水平低下密切相关,仅有6.9%的人补充了含维生素D的钙剂,而且服用不规律,未达到中国营养学会对妊娠期孕妇的推荐摄入量要求。 结论临床工作者加强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使其认识到合理补充维生素D的重要性。
儿童患者超剂量应用抗生素致抗生素脑病误诊为病毒性脑炎临床分析
顾家富,黄卫华,杨晓峰
2013, 21(8): 872-87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儿童患者超剂量应用抗生素致抗生素脑病的临床特点及病毒性脑炎临床鉴别。 方法 用HIS系统检索和查阅病历资料,回顾2009年1月20日-2011年6月20日某医院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患儿504例,记录患儿临床用药史,疾病发生与演变过程,临床治疗与检查结果,分析儿童抗生素脑病临床特点及儿童病毒性脑炎的鉴别。结果 儿童抗生素脑病与超剂量应用抗生素直接相关,临床表现为呕吐、意识障碍、抽搐、腹泻、脑膜刺激征,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和脑影像学检查阴性,脑脊液压力、白细胞数(>200)、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较病毒性脑炎低,两组患儿统计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儿童超剂量应用抗生素是抗生素脑病的直接因素,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种类、用法用量是预防的关键;充分了解患儿抗生素应用情况结合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和脑组织影像学检查是鉴别病毒性脑炎的可靠依据。
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诊治分析
潘秀花
2013, 21(8): 875-87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牛奶蛋白过敏(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CMPA)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总结66例CMPA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法。结果 66例CMPA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在皮肤表现为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消化道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呼吸道表现为喷嚏、流涕、咳嗽、喘息等,全身表现为消瘦和营养不良等;本组CMPA轻中度、重度患儿分别为56例和10例;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牛奶蛋白阳性66例(100%),其中46例还有蛋黄、蛋白、豆制品、鱼虾等多项阳性;本组患儿血清牛奶特异性IgE升高18例(27.3%),血常规嗜酸细胞增高48例(72.7%);牛奶回避及营养干预后患儿症状缓解或消失;营养干预喂养1个月后总有效率为80.3%,喂养3个月后总有效率达97.0%,二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01)。 结论CMPA患儿的临床表现以皮炎、消化道、呼吸道症状和全身症状为主,根据患儿临床表现、血清牛奶特异性IgE、皮肤点刺试验、牛奶回避及激发试验可以明确诊断,治疗上应采取家长健康教育、环境控制、饮食回避、营养干预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
铜陵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方红英,朱莉莉,高红琼
2013, 21(8): 878-88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铜陵市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动态变化规律,探索可行性的干预措施。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年间,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平均死亡率为3.26‰、5.17‰、7.07‰。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的73.08%。先天异常、各类意外、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是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 结论降低新生儿及婴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提高围生期保健质量和产科质量,采取出生缺陷干预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普及简单有效的现场应急抢救技术等都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儿童散光年龄分布及其与子午线弱视的关系
邓敏,许江涛,马艳玲,孙青,郝玉星
2013, 21(8): 880-88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4~8岁儿童≥1.00DC散光与子午线弱视形成的关系。 方法 收集在本院眼科门诊行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散光度绝对值≥1.00DC的儿童顺规散光共1 005例(1 910眼)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1)4~6岁各类型散光共1 636眼(85.7%)。7~8岁散光274眼(14.3%)。2)1 910眼散光类型以复性远视散光(53.2%)和混合性散光(29.4%)为主,不同类型散光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134.52,
P
<0.05)。3)≥1.00DC散光所致弱视1 769眼(占92.4%),轻度弱视眼占69.3%,中度弱视眼占23.1%,重度弱视仅3眼。4)不同矫正视力与散光度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362.732,
P
<0.05)。 结论≥1.00DC散光眼极易发生弱视,该散光所致弱视以轻、中度为主;其散光类型分布以复性远视散光为主,其次为混合散光;随散光度增高,矫正视力有下降的趋势;儿童散光筛查和光学矫正的重点应放在学龄前期。
包头市区小学生近视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郝广煜,王英
2013, 21(8): 883-88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包头市区小学生近视现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包头市小学生近视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方法 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可能与近视发生有关的29项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筛检出包头市区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 包头市区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24.86%,其中男生为23.07%,女生为26.71%。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最终筛检出11个因素与小学生近视有统计学关联。 结论包头市区小学生的近视率已达较高水平,无论学校还是家庭视觉环境均存在较多问题,应采取切实措施降低小学生近视的发生率。
0~6岁儿童屈光筛查结果分析
冯晶晶,李冬,陈巍,曲冬懿
2013, 21(8): 885-88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0~6岁儿童的屈光发育现状,为儿童屈光筛查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美国伟伦Suresight手持自动验光仪对17 356名0~6岁儿童进行屈光检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0~6岁儿童的屈光类型主要为复性远视散光和单纯远视。远视、复性远视散光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
P
<0.01),正视、近视、单纯近视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多(
P
<0.01)。各年龄组球镜、柱镜均数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其屈光值逐渐减低。统计得出各年龄组球柱镜的参考值范围。 结论了解0~6岁各年龄的屈光状况非常必要。要重视儿童屈光筛查工作并要结合年龄发育因素,防止诊治扩大化。
北京市东城区2007-2011年0~6岁散居儿童营养发育状况研究
王培花,孙思伟,刘宝花
2013, 21(8): 888-89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北京市东城区2007-2011年间0~6岁散居儿童营养状况的变化趋势,发现儿童健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 方法 对东城区2007-2011年5年散居儿童健康状况进行分析,采用SPSS趋势χ
2
检验儿童营养状况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 全区0~6岁散居儿童营养不良(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的患病率由2007年的1.159%下降为2010年的0.479%,2011年略有回升;3~6岁儿童的患病率高于0~2岁儿童;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P
<0.05)。儿童贫血患病情况以轻度贫血为主,发病率介于3.08%到6.09%之间;中度贫血患病率介于0.23%到0.53%之间。肥胖患病率为介于3.08%和3.89%之间;0~2岁儿童贫血、肥胖的患病率高于3~6岁儿童。儿童贫血、肥胖患病率未表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P
>0.05)。 结论1)全区儿童营养状况良好,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呈下降趋势;2)应重点对0~2岁儿童进行肥胖和营养性贫血的干预,进行综合防治。
小于8岁性早熟女童阴道出血20例分析
孙燕,崔朝晖,杨洁
2013, 21(8): 890-89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8岁性早熟女童阴道出血病因。 方法 对20例年龄<8岁性早熟女童阴道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真性性早熟2例,未见颅内肿瘤;假性性早熟18例,其中外源性性早熟8例,卵巢囊肿6例,病因不明4例。 结论<8岁性早熟女童阴道出血病例以假性性早熟为主。外源性性早熟和卵巢囊肿是假性性早熟女童阴道出血的重要原因。针对不同病因应采取不同治疗。
兰州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864例状况分析
徐晓红,蒋成鹏,刘东海,王宝林,晁荣
2013, 21(8): 892-89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现状及特点,为进一步做好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864例2007年5月-2011年5月门诊或住院的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年龄2~15岁,在研究开始时,进行Assure R幽门螺杆菌感染血清学快速筛查,阳性者进行粪便Hp抗原测定,最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64例2~15岁儿童Hp检出率为30.9%,其中男、女分别为29.9%和30.9%。Hp检出率总体趋势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但不均衡,以13~15岁检出率最高,父母有胃十二指肠病史的儿童Hp检出率明显高于父母无胃十二指肠病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乡儿童中Hp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院2~15岁儿童Hp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在性别方面无差异,Hp感染有明显家庭聚集性和明显的城乡差别,并随着年龄增加,Hp检出率呈逐渐升高趋势。
适宜技术
助视器配戴对低视力儿童康复作用
朱文珲,廖瑞端,周建华,林先轩,方意昀,陈咏冲
2013, 21(8): 894-89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6~14岁低视力儿童行屈光矫正和助视器配戴的视力康复情况。 方法 对6~14岁低视力儿童86例(172眼)检影验光后行屈光矫正和助视器验配。结果 6~14岁低视力学龄儿童屈光不正以高度近视为主。经单纯屈光矫正后27.4%视力得到提高;在助视器配戴下81.4%视力有提高,其中脱残率58.3%。在助视器配戴下Ⅱ级低视力儿童比Ⅰ级低视力儿童脱残率高(
P
<0.01)。 结论屈光矫正和助视器配戴对低视力儿童均有积极的康复作用,助视器的视力康复效果更好。残余视力越好,视力康复越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