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福席,孙振晓,崔义才,等.临沂市农村中小学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 (1):13-15. [2]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出版社,1999:134-142. [3] 易进.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家庭理论[J].心理学动态,1998,6 (1):37-42. [4] 邹小兵,静进.发育行为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83-384. [5] 李智永,文江舸,王春南,等.沈阳市716 名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 (2):136-138. [6] 范耀宗,倪健儿,李卫国,等.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调查[J].临床儿科杂志,2004,22 (3):174-175. [7] 马梁红.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与干预的研究现状[J].华夏医学,2004,17 (5):852-853. [8] Ryan CE,Epstein NB,Keitner GI,et al.Evaluating and treating families:The McMaster Approach[M].Physicians Postgraduate Press,2009. [9] 严征,柯雪琴,叶旭军,等.不同生源学校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调查[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6(4):63-66. [10] 林秀冰.学龄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关系的调查与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26(2):214-216. [11] 杨鲁静,徐勇,李学来.家庭环境对学龄儿童行为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1):1356-1358. [12] 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5,17(6):72-75. [13] 陈保平,刘伟,谢守付.家庭治疗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4):304-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