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5年 第3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5-04-10
    上一期   
    共识
    学习困难门诊的规范化建设专家共识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委会;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编委会
    2025, 33(4):  349-354.  DOI: 10.11852/zgetbjzz2025-0286
    摘要 ( )   PDF (124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笔谈
    珠算学习在计算障碍干预中的作用
    周新林, 李绵军, 虎雨薇
    2025, 33(4):  355-358.  DOI: 10.11852/zgetbjzz2025-0284
    摘要 ( )   PDF (51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数学学习中,一些学生完成计算任务经常遇到种种困难,包括计算出错、速度慢,这些现象可能就是发展性计算障碍(DD)。发展性计算障碍简称为计算障碍,是一种特定的数学学习障碍,影响约5%~7%的学龄儿童。尽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在数学表现上存在差异,但计算障碍的普遍性在全球范围内相对稳定。近年来,珠算作为一种传统的经济领域的计算工具,逐渐成为促进儿童发展的认知学习工具,尤其对于促进儿童计算能力发展、解决计算障碍问题方面作用明显。此文介绍了计算障碍特点、发生率、干预方法与珠算学习对于计算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在计算障碍干预方面的效果。
    学习困难的评估、鉴别和干预
    金星明, 池霞
    2025, 33(4):  359-362.  DOI: 10.11852/zgetbjzz2025-0200
    摘要 ( )   PDF (72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习困难(learning difficulty)是较为常用的一个临床用语,从广义上来说,它代表着一个症候群,从狭义上则为特定学习障碍。其原因涉及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临床需要综合评估,识别学习困难的谱系,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干预和治疗。学习困难的临床实践中,儿童保健医师起着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除评估和转介外,还需注重医教结合及跨专业的团队协作。
    从儿童保健角度谈学习困难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池霞
    2025, 33(4):  363-365.  DOI: 10.11852/zgetbjzz2025-0201
    摘要 ( )   PDF (78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习困难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常见的复杂行为问题,表现为学业成就显著低下,严重影响儿童学业表现及心理健康。近年来,随着对学习困难的认识逐渐深入,学习困难的早期识别与干预逐渐成为儿童保健领域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证据及临床实践经验,系统阐述学习困难早期识别及干预的思路和策略,旨在为儿童保健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科研论著
    学校联结与学习倦怠在青少年压力与抑郁情绪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王炎喆, 王清玉, 林征, 李莎
    2025, 33(4):  366-371.  DOI: 10.11852/zgetbjzz2024-1335
    摘要 ( )   PDF (75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学校联结与学习倦怠在青少年压力与抑郁情绪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为青少年抑郁情绪的早期防控提供思路。方法 于2019年5—6月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学校联结量表和感知压力量表对南京市2所初高中7~11年级的490名青少年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析各变量间关系,运用SPSS PROCESS宏程序分析学校联结和学习倦怠在压力和抑郁情绪间的链式中介效应。结果 青少年的压力、学校联结、学习倦怠和抑郁情绪得分呈显著相关(r=-0.487~0.634, P<0.001)。压力显著预测抑郁情绪(b=1.233, P<0.001);学校联结和学习倦怠在压力和抑郁情绪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为9.00%和11.92%;同时,学校联结和学习倦怠在压力和抑郁情绪间具有链式中介效应,效应占比为3.57%。结论 压力与抑郁情绪直接相关,还通过学校联结和学习倦怠的链式中介与青少年的抑郁情绪间接相关。
    学龄前儿童数学学习能力量表的研制和信效度分析
    杨炜, 徐蕖, 张蕾, 蒋佶颖, 姚梦梦, 童梅玲, 洪琴, 池霞
    2025, 33(4):  372-377.  DOI: 10.11852/zgetbjzz2024-1468
    摘要 ( )   PDF (2996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编制适合学龄前儿童数学学习能力的评估工具,并进行信效度分析,为临床早期识别数学学习困难儿童提供科学、可行的工具。方法 构建量表框架及条目,根据专家咨询意见及预调查进行修订,形成学龄前儿童数学学习能力量表。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共纳入500名3~6岁儿童,进行调查并对量表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 学龄前儿童数学学习能力量表下设4个维度,共24个条目。效度检验结果显示,探索性因子分析KMO值为0.945,可提取4个维度;验证性因子分析,量表结构模型拟合χ2/df =3.033,RMSEA=0.064,CFI=0.917,TLI=0.907,IFI=0.918;各维度与总量表相关系数为0.755~0.924之间;以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测验量表算数部分为效标,与总量表相关系数为0.811,各维度相关系数在0.589~0.777之间;信度检验结果显示,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37,各维度在0.787~0.872之间;总量表折半信度为0.911,各维度在0.679~0.899之间;总量表重测信度为0.986,各维度在0.822~0.927之间。结论 学龄前儿童数学学习能力量表信效度良好,为学龄前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早期识别与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学龄前儿童情绪调节在父母情绪社会化对儿童焦虑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王涪蓉, 王瑜萍
    2025, 33(4):  378-382.  DOI: 10.11852/zgetbjzz2024-1116
    摘要 ( )   PDF (394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父母情绪社会化、学龄前儿童情绪调节及儿童焦虑情绪间的关系,为学龄前儿童焦虑情绪的家庭预防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西安市3所公立幼儿园415名3~6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使用儿童消极情绪回应量表(CCNES)、学龄前焦虑量表(PAS)、情绪调节检核表(ERC)对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7.0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考察各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通过Bootstrap程序和Process插件检验中介效应。结果 1)父母支持性回应与学龄前儿童情绪调节显著正相关(r=0.228, P<0.01),而与学龄前儿童的焦虑水平显著负相关(r=-0.166, P<0.01);父母非支持性回应与学龄前儿童情绪调节显著负相关(r=-0.349, P<0.01),而与学龄前儿童的焦虑水平显著正相关(r=0.281, P<0.01)。2)在中介效应检验中,父母支持性回应对学龄前儿童焦虑的直接效应不显著(β=-0.060, P=0.230),学龄前儿童情绪调节在父母支持性回应与学龄前儿童焦虑间有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为0.087,占总效应量的62.14%;父母非支持性回应对学龄前儿童焦虑有显著的直接效应(β=0.145, P=0.002),学龄前儿童情绪调节在父母非支持回应与学龄前儿童焦虑间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为0.102,占总效应量的48.57%。结论 父母情绪社会化和学龄前儿童情绪调节对学龄前儿童焦虑情绪有显著影响,且学龄前儿童情绪调节在父母情绪社会化对学龄前儿童焦虑情绪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贵阳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预警征筛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覃会玲, 骆艳, 朱焱, 沈成威, 张加才, 周鑫, 金骊芳, 张凡
    2025, 33(4):  383-389.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973
    摘要 ( )   PDF (101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贵阳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预警征筛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儿童健康发展,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4年5—7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贵阳市3个区县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1 668名3~6岁儿童及主要照顾人进行调查,主要照顾人填写一般情况、中文版亲子互动问卷、父母养育和家庭适应量表、3~6岁幼儿家庭养育环境量表,采用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对儿童进行筛查,χ2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差异性比较,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 贵阳市3~6岁儿童预警征阳性检出率5.6%,精细动作发育问题较突出,在3、4、5、6岁年龄段中占比分别为6.2%、3.5%、2.5%、1.7%。年龄(χ2=13.675)、母亲文化程度(χ2=6.743)、父母养育技能(Z=2.266)、鼓励性养育(Z=2.171)、父母适应(Z=2.690)、忽视/惩罚/干涉(Z=-2.322)与儿童预警征阳性检出率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3岁(OR=3.441)、4岁(OR=2.362)、母亲高中及大专文化(OR=3.113)、母亲初中及以下文化(OR=2.623)、早产(OR=2.241)与儿童预警征阳性呈正相关(P<0.05),高、中水平养育技能(OR=0.515、0.537)与儿童预警征阳性呈负相关(P<0.05)。结论 贵阳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仍需关注,儿保医生需结合各年龄阶段特点对照护人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养育技能的提升,以改善家庭养育环境,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初中生焦虑、抑郁和考试焦虑的网络分析
    修瑨, 郭菲, 陈祉妍
    2025, 33(4):  390-395.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839
    摘要 ( )   PDF (234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网络分析方法探索初中生焦虑、抑郁和考试焦虑的网络结构,识别症状群中关键症状、桥梁症状,以期深入理解三者间的共病现象,为有效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12月—2024年1月,使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广泛性焦虑分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和多维考试焦虑量表对1 30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并使用高斯图网络模型进行网络结构估计。结果 核心症状有“担心自己能不能把事情做好(GAD8)”、“心情低落(CESD3)”、“考试时心跳加速(MTAS8)”、“担心自己不像其它孩子一样好(GAD3)”和“开考前感到恐慌(MTAS11)”等。桥梁症状有“沮丧(CESD1)”、“担心自己不像其它孩子一样好(GAD3)”、“紧张不安(GAD2)”、“担心已经发生的事情(GAD9)”、“孤独(CESD6)”、“考试时难以集中注意力(MTAS14)”和“考试时感到肚子不舒服(MTAS12)”等。结论 可通过针对核心症状和桥梁症状的预防和干预,减少焦虑、抑郁和考试焦虑共病对初中生的负面影响。
    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及其与家庭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肖语涵, 陈天娇
    2025, 33(4):  396-401.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396
    摘要 ( )   PDF (68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及其与家庭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为其情绪行为问题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3—6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区10所幼儿园中912名3~6岁学龄前儿童,采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评估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并使用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评估家长心理健康状态,家长教养压力简表(PSI/SF)评估家长教养压力。应用χ2检验比较儿童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的差异,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与家长心理健康状态及教养压力之间的相关性。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家长教养压力在家长心理健康状态对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中的中介效应。结果 北京市海淀区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9.0%(173/912),不同生活行为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不同;家长心理健康状态不良和家长教养压力增高的检出率分别为18.0%(164/912)和20.0%(182/912);家长心理健康状态不良(OR=2.73,P<0.001)和家长教养压力增高(OR=6.62,P<0.001)与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风险增加有关。家长心理健康状态可以通过家长教养压力对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产生影响(β=0.25,P<0.001)。结论 家长心理健康状态不良和家长教养压力增高与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有关。早期识别并干预家长心理健康问题,缓解家长教养压力对预防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有积极意义。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结合行为评估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中的效能分析
    张茜, 任姣姣, 高红, 白瑞北, 王朝晖
    2025, 33(4):  402-408.  DOI: 10.11852/zgetbjzz2024-1153
    摘要 ( )   PDF (162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fNIRS)探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在任务态下前额叶皮层(PFC)脑激活水平,及其与行为评估方法结合后在ADHD中的区分能力及诊断价值,为ADHD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3年7月—2024年7月在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40例ADHD儿童和同期来院健康体检的30名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在言语流畅性任务(VFT)下采用22通道fNIRS设备采集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HbO2)浓度变化以反映其PFC的激活情况。完成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将PSQ与前额叶HbO2值进行相关性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以探讨HbO2联合PSQ在ADHD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ADHD儿童在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rDLPFC)、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lDLPFC)、右侧额极皮层(rFPC)、内侧前额叶皮层(mFPC)、布罗德曼8区(BA8)的HbO2水平低于健康儿童(Z=4.115、2.363、3.591、2.578、2.936,P<0.05),ADHD儿童在PSQ评估中的品行、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各因子分均高于健康组儿童(Z=3.827、4.065、5.531、4.827,P<0.05)。学习问题与rDLPFC、rFPC、mFPC的HbO2呈负相关(r=-0.336、-0.412、-0.310,P<0.05),冲动-多动与mFPC的HbO2呈负相关(r=-0.382,P<0.05),多动指数与rDLPFC、rFPC、mFPC、BA8的HbO2呈负相关(r=-0.393、-0.445、-0.431、-0.339,P<0.05)。rDLPFC、lDLPFC、rPFC、lPFC、mPFC、BA8脑区的HbO2联合多动指数的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884、0.877、0.883、0.900、0.896、0.884,均大于HbO2及多动指数单独预测的AUC。结论 ADHD儿童PFC功能受损,前额叶HbO2值联合PSQ在ADHD诊断中具有价值。
    综述
    阅读疗法在残疾儿童康复领域的应用进展
    杨蕾, 叶锦林, 咸亚静, 李现红
    2025, 33(4):  409-414.  DOI: 10.11852/zgetbjzz2023-1322
    摘要 ( )   PDF (84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阅读疗法在残疾儿童认知、情绪和行为康复领域逐渐得到应用。本文综述了阅读疗法应用于残疾儿童的理论机制、实施方式、功能及效果,为进一步推广深化阅读疗法在残疾儿童康复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童年期忽视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朱正敏, 蒋小剑, 葛盈琼, 谭碧璨, 邹书亭
    2025, 33(4):  415-420.  DOI: 10.11852/zgetbjzz2023-1391
    摘要 ( )   PDF (70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在青少年中极为常见,是引起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童年期忽视作为个体成长过程常见风险因素,所产生的不良后果较多,其中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近年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童年期忽视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两者之间相关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为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日常生活技能的研究进展
    徐海萍, 朱义如, 丁丹丹, 杜晓艳, 张雪琴, 李雪函, 王转利, 胡亚文
    2025, 33(4):  421-425.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196
    摘要 ( )   PDF (66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技能(DLS)缺陷,DLS干预在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融入社会中起重要作用。该研究对ASD儿童的DLS现状、影响因素、干预方案类型进行综述,并提出启示和建议,旨在为制订相关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谭静, 陈立
    2025, 33(4):  426-430.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510
    摘要 ( )   PDF (71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缺乏客观检测、检验指标且诊断困难。本文综述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在ADHD诊断中的应用及辅助诊断价值。研究集中在几个关键领域:文本分析、电生理检测、神经影像学、行为数据分析、基因组学以及多组学研究。尽管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在ADHD诊断中展现了显著潜力,但仍面临数据质量、过度拟合、模型可解释性和伦理问题等挑战。未来的研究需进一步集中在改善算法性能、提高模型的解释能力、确保数据隐私和安全性领域,并在更多的临床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荟萃分析
    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焦虑症状的Meta分析
    程义超, 史佳欣, 王佳城, 姜志梅
    2025, 33(4):  431-438.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542
    摘要 ( )   PDF (300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究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焦虑症状的治疗效果,为ASD儿童焦虑症状的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7个中外文数据库,检索文献的发表时间均为建库至2024年5月1日。2名研究人员按照Cochrane评价工具中的相关标准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研究的结局指标包括斯宾塞儿童焦虑量表-儿童版/家长版(SCAS-C/P)、儿童焦虑评定量表(PARS)、焦虑障碍访谈量表(ADIS)、儿童多维焦虑量表-家长版(MASC-P)、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7.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11篇文献被纳入Meta分析,均为外文文献,样本量共计48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后实验组的焦虑症状相关评估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SMD=-0.69,95%CI:-0.88~-0.50,P<0.001),且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结果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焦虑症状改善情况在PARS量表中最明显(SMD=-0.98,95%CI-1.30~-0.66,P<0.001),适用于ASD的CBT(BIACA)较其他类型的CBT对焦虑症状改善效果最显著(SMD=-0.98,95%CI-1.30~-0.66,P<0.001),14周以上对焦虑症状严重程度的改善效果最佳(SMD=-0.87,95%CI:-1.16~-0.58,P<0.001。结论 CBT对改善ASD儿童焦虑症状有较好的疗效,但其疗效大小可能会受结局指标、CBT种类和疗程等因素的影响,通过BIACA进行适当疗程的治疗,能更好地改善ASD儿童的焦虑症状。
    临床研究
    语言发育障碍、功能性构音障碍和学习困难儿童的智力水平与等级分布差异
    张伟, 任灵敏, 方拴锋, 杨琪
    2025, 33(4):  439-443.  DOI: 10.11852/zgetbjzz2023-1177
    摘要 ( )   PDF (54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6~16岁语言发育障碍(LDD)、功能性构音障碍(FAD)及学习困难(LD)儿童的智力水平和智力等级分布的差异,以便为后续精准诊断和干预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22年9月河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139例LDD、142例FAD和106例LD儿童,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测试这三类儿童的智力水平,根据智商得分划分为临界、中下、中等、中上、优秀5个等级。结果 LDD、FAD、LD 3类患者的智商等级临界比例分别为22.3%、33.1%、34.0%,中下比例分别为33.1%、30.3%、21.7%,中等比例分别为38.9%、32.4%、42.5%,中上比例分别为3.6%、3.5%、1.9%,优秀比例分别为2.2%、0.7%、0%。LDD儿童的言语理解指数显著高于FAD儿童(P<0.05);FAD儿童的加工速度指数显著高于LD儿童(P<0.05)。在控制性别后,对于LDD儿童,父母文化程度与言语理解、知觉推理、工作记忆和总智商呈显著正相关(r=0.416、0.288、0.239、0.409, P<0.01);对于FAD儿童,父母文化程度仅与言语理解呈显著正相关(r=0.224, P<0.01);对于LD儿童,年级与知觉推理呈显著正相关(r=0.206, P<0.05),父母文化程度与言语理解和工作记忆呈显著正相关(r= 0.195、0.234, P<0.05)。结论 LDD儿童比FAD儿童表现出更优的言语理解能力;而FAD儿童比LD儿童表现出更快的加工速度优势;三组儿童智商和各指数与年级、父母文化程度之间的关系呈现不同的模式。
    社会支持及压力性生活事件在父母积极教养方式与高海拔地区青少年抑郁情绪之间的中介调节作用
    林越瑞, 张雪倩, 陈立娜, 张亚静, 孙琦, 刘华清
    2025, 33(4):  444-450.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764
    摘要 ( )   PDF (145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父母积极教养方式、社会支持、压力性生活事件和抑郁情绪的关系,为预防并改善高海拔地区青少年抑郁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4年1—3月,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青海省西宁市和玉树市的1 597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父母积极教养方式显著负向预测抑郁情绪(父:β=-0.10, P<0.001; 母:β=-0.07, P<0.01)。社会支持在父母积极教养方式和抑郁情绪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父:β=-0.16, 95%CI :-0.19~-0.13; 母:β=-0.03, 95%CI:-0.06~-0.01)。随着压力性生活事件水平的提升,父母积极教养方式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消失(父:从β=-0.10到β=0.02; 母:从β=-0.08 到β=0.00);社会支持对抑郁情绪的影响减弱(父:从β=-0.23 到β=-0.12,母: 从β=-0.26到β=-0.12)。结论 父母积极教养方式不仅可以直接预测高海拔地区青少年抑郁情绪,也可以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高海拔地区青少年抑郁情绪,且受到压力性生活事件的调节。应通过提升父母积极教养水平、提升社会支持水平、及时处理压力性生活事件的方式,有效降低高海拔地区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发生。
    孤独症谱系障碍和发育性语言障碍儿童发育水平的差异研究
    杨逸凡, 肖雪斌, 谭亚飞, 王仕琼, 李瑞珍, 贾美香
    2025, 33(4):  451-455.  DOI: 10.11852/zgetbjzz2024-1421
    摘要 ( )   PDF (55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和发育性语言障碍 (DLD)儿童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能力发育水平的差异,为鉴别诊断和康复训练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4年5月在武汉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268例ASD儿童和150例DLD儿童,对以上儿童均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ASD和DLD组儿童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5个领域的均值均低于正常水平,两者均为语言和社交领域的分值最低,且ASD组上述5个领域的发育水平均明显滞后于DLD组(t'=8.541、4.398、7.194、6.405、9.354,P<0.001);语言商%×社交商%<0.39时,鉴别诊断AS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和65%(OR=0.96,95%CI:0.94~0.97,P<0.001)。结论 ASD和DLD儿童在5个领域的发育水平上均有受损,ASD组各能区受损更重,且两者均以语言和社交领域受损最重,这些差异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和早期干预。
    适宜技术
    孤独症谱系障碍线上早期筛查模式的探索与临床应用
    陈杰荣, 万国斌, 韦臻, 黄敏施
    2025, 33(4):  456-460.  DOI: 10.11852/zgetbjzz2024-1080
    摘要 ( )   PDF (58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线上模式的自研量表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早期筛查方面的可行性。方法 参考国外的线上筛查系统、已有的筛查量表和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编制自研筛查量表,分为两个年龄段量表,合计11个条目。基于该量表开发出线上筛查系统——“小小启明星”。2019年12月—2020年2月,在心理门诊招募了1 073名适龄儿童,平均(18.19±4.6)月龄,进行线上筛查。对线上筛查系统的筛查效能以及与改良版婴幼儿孤独症筛查(M-CHAT-R/F)量表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12月龄段量表进行筛查,共有568例儿童,平均(13.6±1.2)月龄,灵敏度为0.83,特异度为0.98。使用18、24月龄段量表进行筛查,共有505例儿童,平均(21.3±2.6)月龄,灵敏度为0.77,特异度为0.81。自研量表与M-CHAT-R/F的一致性达到75.8%,Kappa值为0.422。结论 “小小启明星”作为一个本土化的ASD线上筛查系统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但部分条目仍需进一步修订与基于社区群体验证。线上筛查模式具有可行性和临床价值,值得在ASD早期筛查领域进一步推广使用。
    个案报道
    BCL11B基因杂合变异导致运动-智力发育障碍一家系分析并文献复习
    王宏英, 马宗艳, 徐健, 魏畅, 王孝文, 岳保珠
    2025, 33(4):  461-464.  DOI: 10.11852/zgetbjzz2024-0251
    摘要 ( )   PDF (103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