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专题文章

    图片丢失啦 孤独症谱系障碍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1. 照顾者技能培训对改善孤独症患儿症状及父母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
    王海梅, 尹华英, 李燕, 董秋君, 陈静, 敖东琴, 罗爽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3, 31 (2): 141-146.   DOI: 10.11852/zgetbjzz2022-0793
    摘要188)      PDF (628KB)(79)   
    目的 探究照顾者技能培训对改善孤独症患儿症状及父母心理防御机制的有效性,为孤独症患儿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21年5—11月在重庆某三甲儿童医院就诊并确诊的120名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儿及父母作为研究对象,按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干预方法。干预组患儿及父母接受持续6周的照顾者技能培训。线上进行理论培训,每周5节课,持续4周;线下进行实践技能培训,每周5次,每次1.5 h,持续2周。在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及干预结束后一个月,使用防御机制问卷(DSQ)对两组患儿父母的防御能力进行评估;使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和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对两组患儿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干预结束时,干预组患儿父母不成熟防御机制得分(3.79±1.29)分,低于对照组(4.28±1.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281, P<0.05)。干预结束后一个月,干预组父母不成熟防御机制与中间型防御机制得分均低于对照组( t=-2.490、-2.196, P<0.05);干预组患儿孤独症行为量表得分(55.25±8.89)分,低于对照组(60.32±9.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97, P<0.05),且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 F=73.54, P<0.05)。干预结束时及干预结束后一个月,相比较对照组,干预组社会生活能力重、中度异常的患儿例数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Z=-2.119、-3.164, P<0.05)。 结论 照顾者技能培训可有效改善父母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从而可帮助缓解孤独症患儿症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血浆叶酸相关代谢物质水平及其与临床表征的关系
    王峰, 张瑜珏, 赵婧怡, 刘泽慧, 邹明扬, 孙彩虹, 夏薇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3, 31 (2): 152-155.   DOI: 10.11852/zgetbjzz2021-1907
    摘要158)      PDF (619KB)(86)   
    目的 探讨叶酸相关代谢物质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关系,为AS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提供线索和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哈尔滨市孤独症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ASD儿童70例作为病例组,1∶1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检测两组儿童血浆叶酸相关代谢物质水平,并与ASD儿童临床表型特征进行关联分析。 结果 ASD组血浆胱硫醚( Z=2.59)、总谷胱甘肽(tGSH)( t=5.29)、同型半胱氨酸( t=2.23)、半胱氨酸( t=11.37)、蛋氨酸( t=3.1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血浆腺苷( Z=1.20)、胱氨酸( t=1.75)水平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SD血浆tGSH与社交反应量表(SRS)中的社交沟通得分呈正相关( r=0.322, P<0.05)。 结论 ASD儿童体内叶酸相关代谢物质表达异常,与ASD临床表型特征评分存在相关性,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外泌体在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朱雨萱, 田雅宁, 潘珏, 秦棪楠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12): 1345-1349.   DOI: 10.11852/zgetbjzz2021-1269
    摘要166)      PDF (607KB)(93)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类发病于儿童早期,以社会交往障碍和局限性重复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广泛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近几十年来,孤独症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并且缺乏特效治疗药,因此亟需灵敏度、特异度高的生物标志物和特定的治疗方案。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能够被中枢神经系统大多数细胞类型释放的纳米级囊泡,其内含有的RNA、蛋白质、脂质等生物活性大分子参与多种神经细胞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在调节神经发育、分化、再生以及突触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诊断技术的提高,外泌体以其采集方便、结构稳定、其内大分子不易降解、可通过血脑屏障等优势,逐渐成为ASD研究的热点。根据已有研究报道外泌体与ASD发生发展有关,并可能作为ASD诊断标志物的重要来源及新型药物治疗运载体。本文综述ASD外泌体研究进展,为ASD早期诊断、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孤独症谱系障碍社会脑神经网络基础及其研究进展
    余韩, 瞿航, 赵义, 潘钰, 王苇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12): 1350-1353.   DOI: 10.11852/zgetbjzz2021-1270
    摘要264)      PDF (473KB)(117)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核心诊断特征是社会交流障碍以及受限和重复的行为和兴趣,症状常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出现。过去的二十年内,神经成像揭示了许多“社会性”大脑的非典型活动和异常连通性的发现,包括梭状回对面部和凝视的分析、杏仁核的情绪处理、默认模式网络的心智化以及镜像神经元相关区域对他人行为的模仿和理解,但对于社交功能缺陷潜在的神经生理机制还未达成一致。除了方法学上的挑战以及聚焦于单个大脑网络的连通性研究以外,更深层次的问题是ASD的极强异质性。这种不一致的发现,可能是由于诊断标准的变化以及学龄前期的ASD患儿存在非典型的神经发育轨迹,因此,有必要进行孤独症亚型的队列研究和大样本的纵向队列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焦虑评估工具的系统评价
    吕萍萍, 崔乃雪, 韩静, 胡梦珠, 乐蕾, 单瑞洁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12): 1358-1363.   DOI: 10.11852/zgetbjzz2022-0271
    摘要158)      PDF (558KB)(124)   
    目的 对国内外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焦虑评估工具心理测量学属性进行系统评价,为该领域实践和研究提供证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11个中英文数据库,筛选以ASD儿童(年龄<18岁)为对象并且文献主题为焦虑测量工具的编制和/或性能评价的原始研究文献,基于选择健康测量工具的共识标准(COSMIN)对其进行系统评价。 结果 最终纳入31篇英文文献、16个ASD儿童焦虑测量工具,其中10个工具为典型发育儿童制定,5个工具专为ASD儿童编制,1个工具为同时测量典型发育儿童和ASD儿童焦虑而研制。所有测量工具中,孤独症儿童焦虑量表(ASC-ASD)测量学属性最佳。 结论 ASC-ASD是目前最为推荐的ASD儿童焦虑评估工具,尚未发现国内关于该工具的研究文献,可优先考虑对其进行翻译修订、评价和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与健康儿童粪便肠道菌群结构及短链脂肪酸的差异性研究
    张瑜, 卢红艳, 唐炜, 郝晓波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12): 1390-1394.   DOI: 10.11852/zgetbjzz2021-1015
    摘要165)      PDF (700KB)(99)   
    目的 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与健康儿童粪便肠道菌群结构及短链脂肪酸变化差异,从肠道菌群角度为ASD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方法 选取2019年1—11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被诊断为ASD的25名儿童和同期体检的24名生长发育正常的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分别为ASD组和对照组。收集其粪便,采用16SrR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结构;气相色谱法检测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SD组儿童肠道菌群丰富度(Chao1指数及Ace指数)及多样性(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917、2.890、3.353, P<0.05);门水平上厚壁菌门、变形菌门丰度显著增高,拟杆菌门丰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180、5.761、5.970, P<0.05);属水平上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布劳特氏菌属、链球菌属丰度显著降低,梭状芽胞杆菌属、萨特氏菌属丰度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440、3.100、3.620、3.500、4.200、4.054, P<0.05);粪便短链脂肪酸中乙酸、丙酸及总短链脂肪酸含量显著增高,丁酸含量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040、3.220、2.560、4.100, P<0.05)。相关分析显示双歧杆菌属与丙酸及总短链脂肪酸呈负相关( r=-0.422、-0.412, P<0.05)。 结论 ASD儿童粪便肠道菌群结构及短链脂肪酸含量发生明显改变,其中双歧杆菌属减少所致丙酸及总短链脂肪酸增高可能与ASD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4~8岁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后效区辨能力的比较
    沈世慧, 马晨欢, 王瑜, 陈津津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11): 1177-1180.   DOI: 10.11852/zgetbjzz2022-0087
    摘要173)      PDF (699KB)(74)   
    目的 比较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与正常儿童后效区辨能力的差异,为ASD儿童的干预提供建议。 方法 纳入2020年7月—2021年10月于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确诊的ASD儿童22名,同期纳入年龄及智商匹配的正常儿童24名。通过对两组儿童进行后效区辨能力测试,比较两者之间后效区辨能力的差异。 结果 ASD儿童动机操作下的正向、负向后效区辨能力分数与正常儿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35、1.63, P>0.05)。ASD儿童外加视化标志的正向、负向后效区辨能力分数均低于正常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Z=2.83、5.04, P<0.05),且ASD儿童外加视化标志的负向后效区辨能力分数低于正向后效区辨能力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Z=3.17, P<0.05)。 结论 ASD儿童外加视化标志的后效区辨能力低于正常儿童,且ASD儿童外加视化标志的负向后效区辨能力低于外加视化标志的正向后效区辨能力,建议在ASD儿童的康复训练中增加外加视化标志的后效区辨能力相关训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模块1和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的临床应用对比
    吴满红, 徐宁, 常燕群, 温健, 娄语嫣, 黄双苗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11): 1181-1184.   DOI: 10.11852/zgetbjzz2022-0613
    摘要236)      PDF (470KB)(87)   
    目的 分析第二版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ADOS-2)模块1与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9年1月—2022年3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康复医学科初次就诊,第一诊断为ASD、全面发育迟缓儿(GDD)及评估为正常的104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ASD患儿60例(高、低功能各30例)为ASD组,24例全面发育迟缓患儿(GDD患儿)及正常儿20例为非ASD组,两组均采用ADOS-2模块1和CARS评估。比较两个量表与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ASD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对比两者诊断ASD的敏感性、特异性。 结果 1)ADOS-2模块1与DSM-5的一致性好( Kappa=0.862),CARS与DSM-5的一致性为中等( Kappa=0.509),ADOS-2模块1与CARS间的一致性为好( Kappa=0.695)。2)ADOS-2模块1的敏感性优于CAR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3.333, P<0.001)。ADOS-2模块1在诊断IQ≥70和IQ<70的儿童中的敏感性、特异性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ARS在诊断IQ<70的儿童的敏感性优于IQ≥70的儿童( χ2=7.500, P=0.006),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ADOS-2 模块1、CARS均为辅助诊断ASD的重要工具,ADOS-2模块1在ASD儿童的早期诊断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工作中,对IQ≥70的儿童,建议降低CARS的诊断阈值,以提高CARS的诊断敏感性,降低漏诊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对丙戊酸诱导的模型鼠孤独症样行为的影响研究
    彭振, 刘瑜, 曾义源, 罗贵宝, 程丽霞, 李银楚, 张瑜珏, 邹明扬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11): 1191-1197.   DOI: 10.11852/zgetbjzz2021-1865
    摘要158)      PDF (4306KB)(106)   
    目的 探讨花生四烯酸甘油酯(2-AG)水平改变对VPA鼠孤独症样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明确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病因及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方法 以VPA诱导ASD模型鼠为研究对象,将实验鼠分为CON组、VPA组、JZL184急性干预组:VPA+40 mg/kg JZL184组(VPA+40AJ)、JZL184慢性干预组:VPA+1 mg/kg JZL184组(VPA+1RJ)、VPA+3 mg/kg JZL184组(VPA+3RJ)和VPA+10 mg/kg JZL184组(VPA+10RJ)。检测各组大鼠的孤独症样行为,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内源性大麻素(eCB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CB系统相关受体及代谢酶表达水平。 结果 VPA组2-AG、AEA水平显著低于CON组( P<0.05),JZL184 干预后,VPA+3RJ 组和 VPA+10RJ 组 2-AG 水平显著升高( P<0.05)。与CON组相比,VPA组埋珠数量、自梳时间及自发活动明显增多,同时社交能力指数和社交偏好指数降低( P<0.05);JZL184干预后,VPA+40AJ组的埋珠个数、自梳时间、自发活动均减少,社交能力指数和社交偏好指数明显增加;VPA+1RJ组的自梳时间减少;VPA+3RJ组的埋珠个数、自梳时间、自发活动均减少,社交偏好指数明显提高;VPA+10RJ组埋珠个数和自梳时间减少,社交偏好指数明显增加( P<0.05)。VPA组海马组织中CB1R、DAGL、MAGLFAAH蛋白表达显著高于CON组( P<0.05)。JZL184干预后,VPA+3RJ组 DAGL和MAGL的蛋白表达显著下调,VPA+10RJ组MAGL也显著下调( P<0.05)。 结论 低eCBs信号与VPA鼠孤独症样行为有关,升高2-AG水平可以改善ASD模型鼠的重复刻板行为、活动过度和社交功能损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发育倒退的影响因素
    周平, 陈立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11): 1208-1211.   DOI: 10.11852/zgetbjzz2021-0483
    摘要156)      PDF (453KB)(139)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以不同临床表现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近年来,ASD儿童的发育倒退(DR)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被认为可能是ASD的一种特殊亚型。目前关于ASD儿童DR的影响因素尚不清楚,综合文献分析主要是由遗传、环境及其交互作用共同引起。本文拟从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对目前报道的ASD儿童DR影响因素进行总结,为该部分ASD患儿的临床早期识别和干预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自我发展的特征及对临床康复的启示
    张雅如, 张婷, 邵智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11): 1212-1215.   DOI: 10.11852/zgetbjzz2021-0440
    摘要210)      PDF (484KB)(114)   
    对自我的认识是个体社交互动能力发展的基础,自我发展异常不仅是解释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ASD)社交沟通障碍的重要机制,也是其问题行为发生的原因之一。本文梳理了ASD儿童自我认识的相关研究,阐述了自我发展异常对ASD儿童核心临床症状的影响,总结了对ASD儿童自我认识能力进行训练的临床实证研究,旨在为ASD儿童临床康复内容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未来研究应更关注ASD儿童自我,尤其是心理自我的发展,聚焦于研发提升ASD儿童自我认识能力的方法,以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改善临床核心症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进展
    刘欢, 王锁英, 李玉勤, 孙志明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11): 1216-1220.   DOI: 10.11852/zgetbjzz2021-0627
    摘要170)      PDF (594KB)(93)   
    目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病因和表现的潜在机制仍然知之甚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γ-氨基丁酸等)的改变可能与ASD的发病有关。因此,本文将ASD儿童肠道微生物和代谢物的变化及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ASD儿童和健康儿童之间可能存在的肠道微生物与代谢产物的差异及联系,以探讨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物的变化对ASD患儿的影响,为AS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类固醇激素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何青, 徐磊, 谢江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11): 1221-1225.   DOI: 10.11852/zgetbjzz2021-0747
    摘要179)      PDF (605KB)(792)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类起源于婴幼儿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类固醇激素可能通过影响儿童的神经-精神发育而参与ASD发病。本文对常见的类固醇激素与ASD之间关系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上海市徐汇区121例孤独症儿童确诊年龄回顾性分析
    周兆娥, 朱国伟, 吕宇菁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11): 1258-1261.   DOI: 10.11852/zgetbjzz2022-0123
    摘要177)      PDF (584KB)(80)   
    目的 通过总结分析徐汇区2012—2020年开展社区(初级卫生保健机构)早期孤独症(ASD)筛查工作以来,登记确诊的徐汇区ASD儿童的就诊时间、确诊年龄,旨在为更早更快地识别孤独症儿童提供依据。 方法 徐汇区妇幼保健所及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门诊体检的18~24月龄儿童常规筛查阳性者、18~24月龄筛查阴性和非18~24月龄儿童体检时医生怀疑有社交沟通技能问题并结合年龄段筛查量表或丹佛发育筛查Ⅱ(DenverⅡ)异常者,均通过绿色通道定向转诊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保科发育行为专科门诊进行确诊,确诊的ASD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分为年龄段筛查阳性确诊、非年龄段筛查阳性确诊、年龄段筛查假阴性确诊3种不同就诊原因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用LSD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 结果 确诊的121例ASD儿童,82例为年龄段筛查阳性确诊、18例为非年龄段筛查阳性确诊、21例为年龄段筛查假阴性确诊,平均确诊月龄为(26.34±9.08)个月。年龄段筛查阳性确诊、非年龄段筛查阳性确诊、年龄段筛查假阴性确诊年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1.22, P<0.001)。年龄段筛查假阴性确诊中的医生转诊与家长自行就诊、非年龄段筛查阳性确诊中的系统体检转诊与入园入托转诊,4种就诊原因的确诊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1.746,P=0.176)。 结论 徐汇区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和常规体检的儿童中ASD儿童,确诊年龄普遍提前,年龄段筛查阳性的确诊时间更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发育及适应性行为分析
    杨育林, 代英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9): 1014-1018.   DOI: 10.11852/zgetbjzz2021-1435
    摘要310)      PDF (515KB)(123)   
    目的 了解不同年度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发育及适应性行为水平情况的变化,为ASD早期识别、诊断及后期干预训练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及2019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保科初诊的1~5岁ASD患儿Gesell评估及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结果。 结果 2015、2017年及2019年ASD患儿在Gesell发育测评中总发育商(DQ)及S-M量表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920 、0.495 ,P>0.05 )。2015、2017及2019年ASD患儿各能区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发育迟缓(DD),其中大运动能区DQ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9.683 ,P<0.05),不同年份大运动及精细运动能区发育迟缓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22.583、11.596, P<0.05)。ASD女童的精细运动及个人-社会能区DQ高于男童( Z=2.023、2.837, P<0.05);不同年龄段ASD患儿各能区DQ及S-M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56.557、185.824、37.935、8.038、68.752、32.657, P<0.05)。 结论 本研究中近五年ASD患儿共患DD的水平及其适应性行为无明显变化;ASD儿童的发育水平及适应性行为存在一定性别及年龄差异,且大运动落后近年来愈加明显,对ASD患儿应尽早进行正式的发育及适应性行为评估,解读结果时亦应结合其性别及年龄,以全面评估病情及精准干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与饮食行为问题调查
    王安运, 刘之宸, 范静怡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9): 1019-1023.   DOI: 10.11852/zgetbjzz2021-0671
    摘要234)      PDF (524KB)(139)   
    目的 研究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与饮食行为问题,并对该群体中两者的关系进行初步探究。 方法 2020年8月—2021年4月使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父母版)和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卷(PEBQ)对150例学龄前ASD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及饮食行为问题展开评估,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两者关系。 结果 学龄前ASD儿童常见的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同伴交往问题(86.0%)、社会行为问题(72.7%)、多动问题(51.3%)。常见的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主动进食能力不足(83.3%)、挑食(57.3%)、情绪性进食(42.0%)。品行问题是学龄前ASD儿童食物响应问题( OR=3.48, 95% CI:1.04~11.63)和情绪性进食( OR=6.11, 95% CI:1.56~23.86)的危险因素。社会行为问题是学龄前ASD儿童挑食( OR=3.07,95% CI:1.40~6.74)和主动进食不足( OR=5.32,95% CI:1.25~22.70)的危险因素,多动问题是学龄前ASD儿童挑食( OR=3.40,95% CI:1.65~7.00)和不良饮食习惯( OR=4.29,95% CI:1.55~11.88)的危险因素。 结论 学龄前ASD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及饮食行为问题均较严重。学龄前ASD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与挑食、主动进食能力不足、食物响应问题、不良饮食习惯及情绪性进食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手势使用与早期语言发展的关系
    刘月, 顾琴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8): 856-859.   DOI: 10.11852/zgetbjzz2021-0018
    摘要180)      PDF (514KB)(166)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持续存在的复杂的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障碍,以社交和互动障碍为特征,非语言交流能力(包括手势的使用),在早期即可发现异常,且与随后的语言发展形成紧密联系,本文就常见的手势对语言的影响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手势缺陷的研究进展
    蔡婷婷, 马丙祥, 孔亚敏, 张赢丹, 张晓蒙, 谷双龙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8): 860-864.   DOI: 10.11852/zgetbjzz2021-0927
    摘要228)      PDF (595KB)(91)   
    手势先于语言产生,促进语言的发展。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手势的类型和功能存在非典型使用及发展,手势-语言轨迹发展缓慢,可以成为ASD儿童的一个关键早期行为标记。手势的发展与后期语言、认知、社交和ASD诊断显著相关,应对ASD儿童的早期手势功能进行评估和监测。针对手势特点进行个性化训练,增加儿童社会参与和学习潜能,以手势为中介促进语言、认知及社交发展,提高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无麸质无酪蛋白饮食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
    瞿玲玲, 万燕南, 程茜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8): 884-889.   DOI: 10.11852/zgetbjzz2021-0249
    摘要243)      PDF (914KB)(97)   
    目的 系统评价无麸质无酪蛋白(GFCF)饮食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EBSCO、Cochrane Library、SpringerLink、维普、万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估,综合评估其治疗结果。 结果 共筛选出7篇符合标准的原始文献,包括181例ASD患者,7篇文献均研究了GFCF对ASD核心症状的影响,5篇文献均显示GFCF饮食治疗对ASD核心症状无改善作用;其中2篇同时研究了GFCF饮食对患儿胃肠道的影响,2篇均显示GFCF饮食对胃肠道无明显影响。 结论 GFCF饮食疗法对ASD儿童核心症状、胃肠道症状无明显改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孤独症谱系障碍与发育性语言障碍2~3岁儿童Gesell测评结果分析
    吴满红, 邓雪梅, 林华照, 余楚岚, 曾柳苑, 阳芸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8): 895-899.   DOI: 10.11852/zgetbjzz2021-0706
    摘要348)      PDF (587KB)(162)   
    目的 分析2~3岁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与发育性语言障碍(DLD)的Gesell发育特征,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3月,明确诊断为ASD( n=78)、DLD( n=80)的2~3岁儿童,通过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对每个儿童进行发育水平测评,并对两组儿童5个能区发育水平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ASD、DLD儿童的Gesell发育特征。 结果 1)ASD组儿童平均发育商得分均低于DLD组儿童。除大运动能区外,ASD组儿童适应性、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能区间发育水平均低于D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6.043、6.208、14.219、10.811, P<0.001)。2)语言、个人-社交发育比较:ASD组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以重度、中度障碍为主(48.72%、33.33%),DLD组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以轻度障碍为主(77.5%)。ASD组儿童50%的个人-社交分布在轻度障碍区域,无1例正常;DLD组儿童的个人-社交发育商68.75%分布在轻度障碍区域,30%处于正常或边缘水平。 结论 除大运动能区外,ASD儿童其余能区平均发育水平均低于DLD儿童。熟悉ASD、DLD儿童的Gesell发育特征,对ASD、DLD儿童的早期识别、康复及教育计划的制定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1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心智解读训练提升社交沟通能力的成效分析
    张雅如, 彭帅, 邵智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8): 916-919.   DOI: 10.11852/zgetbjzz2021-0977
    摘要270)      PDF (662KB)(156)   
    目的 对1名有仿说能力、能识认日常物品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男,62个月)进行心智解读能力(TOM)干预。 方法 整合运用示范法、提示法、视频建模法等循证证据证明有效的干预策略,从区分自己和他人身体、区分自我和他人所属物品、区分自我和他人社会关系、自我身体的控制、自我行为控制等方面对儿童进行系统行为训练。共经过9个月的训练,训练前、训练5个月、训练后采用ToM量表、心理教育概况中文版(第三版)(PEP-3)、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第二版(CARS-2)标准化工具对儿童能力进行评估。 结果 经过训练,儿童ToM量表任务通过率达到100%,PEP-3量表各维度的发展月龄增加,CARS-2量表得分降低。 结论 以自我概念为切入点,对ASD儿童ToM能力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提升其社交沟通能力,适合应用于具备一定仿说、认知能力的ASD儿童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障碍的评估和干预
    陈岑, 程慧, 江帆, 沈敏, 王广海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6): 637-641.   DOI: 10.11852/zgetbjzz2021-0195
    摘要343)      PDF (689KB)(272)   
    睡眠障碍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最常见的共患障碍之一,不仅与ASD儿童核心症状存在显著相关,还会影响患儿的功能水平、生活质量以及干预康复效果,给父母造成巨大养育压力和经济负担。国际上已将睡眠障碍,特别是失眠纳入到ASD的综合诊治之中,但国内相关工作开展滞后,儿科专业人员对ASD儿童睡眠障碍的诊治能力有待提升。 因此,本研究将介绍ASD儿童睡眠障碍的评估和干预方法,为临床和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问题及其与褪黑素相关性研究进展
    王瀞萩, 王成举, 胡斌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6): 651-654.   DOI: 10.11852/zgetbjzz2021-0215
    摘要216)      PDF (480KB)(146)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常伴有的昼夜节律失常和睡眠问题,睡眠问题不仅可能加重ASD儿童的某些核心症状,还可能影响康复训练效果。ASD儿童睡眠问题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但确切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其与褪黑素分泌代谢异常密切相关,且褪黑素治疗有效、安全。本文主要对ASD儿童睡眠问题及其与褪黑素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改善ASD儿童睡眠问题以及制定有效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孤独症谱系障碍婴幼儿早期筛查模式的探究
    丛妍, 徐霞, 王浩, 王栋, 俞露婷, 董陈青, 蒋利, 郑婷婷, 暨佳依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6): 689-693.   DOI: 10.11852/zgetbjzz2021-1307
    摘要202)      PDF (598KB)(130)   
    目的 分析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第Ⅰ版(BSID Ⅰ)联合改良版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M-CHAT-R/F)筛查婴幼儿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效果,为基层儿保系统开展ASD早期筛查提供临床数据依据。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9年1—12月期间在义乌市妇幼保健院参与“0~3岁儿童早期发展风险和异常筛查项目”采用BSID Ⅰ评估的6~12月龄婴儿为研究对象。采用2010年卫生部颁布《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中婴儿期孤独症警示指标对6~12月龄阳性患儿进行BSID Ⅰ评估。对认知发展指数(MDI)、运动发展指数(PDI)异常(MDI或PDI <80)的婴儿追踪随访,18月龄进行M-CHAT-R/F评估,后由专科医师进一步根据DSM-5进行ASD确诊。 结果 纳入研究3 096例,警示指标阳性患儿535例,BSID Ⅰ发育异常421例,占13.60%。18月龄时进行M-CHAT-R/F评估阳性共38例,初筛总阳性率为9.97%,最终确诊ASD 16例。将BSID Ⅰ MDI<80作为预测因子,其在ASD组与非ASD组筛查中具有统计学意义( χ 2=10.28, P<0.01),BSID Ⅰ对ASD筛查的阳性预测值为0.076,联合M-CHAT-R/F阳性预测值可提高至0.42。 结论 BSID Ⅰ联合M-CHAT-R/F可提高对婴幼儿ASD筛查的阳性预测值,建议对婴儿期BSID Ⅰ MDI<80的患儿进行18月龄M-CHAT-R/F筛查,为ASD早期筛查提供新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营养素信号通路作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生物标志的进展和思考
    李廷玉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4): 349-351.   DOI: 10.11852/zgetbjzz2022-0335
    摘要218)      PDF (465KB)(197)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常见的复杂神经发育障碍,营养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其与ASD亚型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存在一定关联,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单用血清营养素水平关联ASD的症状受到极大挑战。本文以叶酸、维生素A(VA)为例综述了将营养素信号通路作为ASD潜在生物标志物的新思路,望对进一步探寻ASD的发生、诊治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电子健康模式下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行为干预与管理
    武丽杰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4): 352-354.   DOI: 10.11852/zgetbjzz2022-0336
    摘要234)      PDF (446KB)(175)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起病于婴幼儿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尚无特异性药物,主要治疗方法是行为干预。目前国内外基于电子健康(e-health)模式开展孤独症谱系障碍行为干预与管理已成为普遍共识。本文就目前该领域进展作一介绍,供相关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严重挑食与核心症状的关联
    艾女湉, 张倩, 杨亭, 陈洁, 陈立, 代英, 贾飞勇, 武丽杰, 郝燕, 李玲, 张婕, 柯晓燕, 衣明纪, 洪琦, 陈津津, 方拴锋, 王益超, 王琦, 金春华, 李廷玉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4): 355-360.   DOI: 10.11852/zgetbjzz2021-0398
    摘要338)      PDF (821KB)(210)   
    目的 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严重挑食与其核心症状之间的关联,为ASD儿童的早期识别和精准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纳入2018年5月—2019年12月在全国13城市的13家医院招募的2~7岁1 349名ASD儿童,1 170名典型发育(TD)儿童;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挑食情况,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社会反应量表(SRS)、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估ASD儿童核心症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严重挑食对ASD儿童体格生长和核心症状的影响。 结果 ASD儿童的严重挑食率为56.5%(763/1 349),TD儿童的严重挑食率为29.7%(348/1 170)。调整混杂因素后,发现患有ASD和两组儿童的年龄是发生严重挑食的影响因素( OR=3.075、1.183、1.156, P<0.05)。严重挑食显著影响ASD儿童体重、体重指数(BMI)、ABC量表总分及其余分项和SRS量表总分及其余分项( β=-0.220、-0.319、6.305、1.139、2.111、1.043、1.427、0.946、5.908、0.597、1.029、1.517、1.328、1.503, P<0.05)。 结论 ASD儿童严重挑食发生率高,持续比例高,同时严重挑食显著影响体重和BMI,并且与ASD核心症状存在关联。为此,临床工作中要关注ASD儿童挑食行为的评估,从而对患儿进行早期识别和精准干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与其母亲焦虑状况关联分析
    刘斯宇, 林力孜, 王馨, 戴美霞, 陈倩, 陈嘉洁, 曹牧青, 静进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4): 361-365.   DOI: 10.11852/zgetbjzz2021-0756
    摘要228)      PDF (627KB)(151)   
    目的 比较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与典型发育(TD)儿童母亲的焦虑状况,探索ASD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与其母亲焦虑水平间的关系。 方法 通过临床诊断招募55名6~12岁智商≥70的ASD儿童及74名TD儿童,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估入组儿童母亲的焦虑情况,采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评估两组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及表现。 结果 ASD儿童组母亲状态焦虑得分与特质焦虑得分高于TD组母亲( t=5.272、4.484、 P<0.05),ASD儿童SDQ困难总分及多动/注意力缺陷、情绪症状、同伴交往问题及品行问题因子得分高于TD组儿童( t=10.791、7.482、4.295、12.925、3.544),亲社会行为因子分( t=5.084)低于TD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校正混杂因素后,ASD组母亲状态、特质焦虑得分与儿童困难总分 [S-AI: β=0.83 (95% CI: 0.19~1.46); T-AI: β=0.60 (95% CI: 0.05~1.14)]、情绪症状 [S-AI: β=2.28 (95% CI:0.72~3.84); T-AI: β=2.04 (95% CI: 0.74~3.33)]存在正相关关系( P<0.05)。TD组母亲状态焦虑得分与儿童困难总分 [ β=0.50 (95% CI: 0.03~0.96)]、品行问题 [ β=1.74 (95% CI: 0.19~3.30)]存在正相关关系;特质焦虑得分与品行问题 [ β=1.54 (95% CI: 0.09~3.00)]存在正相关关系( P<0.05)。 结论 ASD儿童母亲比TD儿童母亲更容易出现焦虑。其中ASD儿童母亲的焦虑水平与儿童情绪问题有关,TD儿童母亲的焦虑水平与儿童品行问题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孤独症谱系障碍重复刻板行为与感觉门控相关性研究
    郝汇睿, 董献文, 李恩耀, 樊亚蕾, 成慧, 江淼淼, 赵鹏举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4): 366-370.   DOI: 10.11852/zgetbjzz2021-0669
    摘要257)      PDF (625KB)(89)   
    目的 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的发育轨迹,明确其与大脑感觉门控之间的相关性,以期进一步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1年5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门诊符合ASD诊断儿童89例,符合全面性发育迟缓(GDD)诊断儿童76例,采用重复行为量表-修订版(RBS-R)评价患儿重复刻板行为,采用感觉门控P50比值评价患儿大脑感觉门控,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 结果 ASD及GDD儿童的重复刻板行为总分、低阶及高阶与感觉门控均无相关性( P>0.05)。AS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总分、低阶及高阶得分随年龄增长未见明显下降趋势( P>0.05),GD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 r=-0.43~-0.23, P<0.05)。 结论 AS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发育轨迹并非简单的负性线性关系,其重复刻板行为与大脑感觉门控无明显相关性,P50可能不是一个有效预测重复刻板行为的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孕前及孕期母亲被动吸烟与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关联分析
    刘贤, 郭程, 伊鹏, 陈亦儒, 陈文雄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4): 371-375.   DOI: 10.11852/zgetbjzz2021-0628
    摘要176)      PDF (548KB)(140)   
    目的 探讨孕前及孕期母亲被动吸烟暴露与子代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发生风险的关联,为ASD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2020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和康复机构确诊的141名ASD儿童(ASD组)和247名正常健康儿童(对照组)纳入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收集家庭一般情况与烟草被动暴露情况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前及孕期母亲被动吸烟暴露与子代ASD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怀孕之前的3个月母亲经常被动吸烟暴露( OR=6.69,95% CI:2.33~19.25)和怀孕期间母亲经常被动吸烟暴露( OR=5.78,95% CI:2.15~15.49)是子代发生ASD的危险因素。校正儿童性别、产次、母亲学历、母亲孕期多维元素服用、孕前父亲被动吸烟后,上述结果趋势未改变。将对照组和ASD组人群性别匹配后进一步进行敏感性分析,母亲孕前及孕期烟草暴露仍为子代ASD发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 孕前及孕期母亲被动吸烟暴露可能引起子代ASD发病风险增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孤独症谱系障碍应用行为分析干预的研究进展
    代真真, 姜志梅, 朱俊丽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1, 29 (6): 623-626.   DOI: 10.11852/zgetbjzz2020-0350
    摘要440)      PDF (469KB)(319)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在儿童发育早期出现的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社交障碍、刻板行为及兴趣狭窄,共同限制和损害了儿童的日常生活功能。近年来ASD的干预措施越来越多,应用行为分析(ABA)是目前唯一经美国卫生局认可的治疗ASD的方法,其有效性已经被证实,现已广泛应用于ASD儿童的治疗。本文将主要从应用行为分析的基本理论、作用及与其它干预方法的效果比较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儿童及青少年孤独症谱系障碍漏误诊研究进展
    周宇航, 赵宏博, 郭岚敏, 姜志梅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1, 29 (4): 409-413.   DOI: 10.11852/zgetbjzz2020-0161
    摘要270)      PDF (600KB)(175)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严重程度不一的社会交流交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及兴趣范围狭窄。ASD已成为我国儿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干预有利于患儿的预后。然而,ASD的诊断常存在漏诊和误诊现象,本文综合以往研究,分析ASD漏诊和误诊的表现类型及原因,探讨可能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微营养素缺乏的监测和干预原则
    李廷玉, 谭梅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1, 29 (1): 1-4.   DOI: 10.11852/zgetbjzz2020-1787
    摘要277)      PDF (559KB)(319)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常见的复杂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尚无特效治疗,临床主要以行为干预为主,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ASD病因不清,公认是复杂遗传背景与环境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而导致ASD患者临床表现各异。目前的证据表明,营养不良,尤其是宫内及生后早期的微营养素不足可能与ASD的发病及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关联。保证孕期微营养素充足,加强对ASD儿童进行微营养素监测,及时合理地进行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减少ASD的发病及改善ASD儿童的行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孤独症谱系障碍幼儿家庭干预的管理
    徐秀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1, 29 (1): 5-8.   DOI: 10.11852/zgetbjzz2020-2106
    摘要333)      PDF (586KB)(451)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类起病于发育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临床上对ASD早识别、早发现和早干预能极大的改善ASD儿童的预后已有共识,在ASD早期干预过程中家庭干预的作用日渐引起重视,并逐渐成为目前国际ASD早期干预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科学管理和评估孤独症幼儿家庭干预实践中可能涉及的方面展开了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孤独症谱系障碍合并躯体感觉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
    胡梅新, 李慧萍, 徐秀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1, 29 (1): 42-46.   DOI: 10.11852/zgetbjzz2020-17501
    摘要210)      PDF (673KB)(207)   
    躯体感觉障碍是指躯体感觉系统对来自皮肤和深层组织的刺激感知和处理过程出现异常,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 )的核心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儿社交、沟通、适应等技能发展和预后。查阅文献,关于躯体感觉障碍的研究非常多,但ASD与躯体感觉障碍之间的产生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由此,本文将综述躯体感觉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进一步分析已知的ASD合并躯体感觉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为理解躯体感觉障碍在ASD发病中的作用,以及探索ASD干预方法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电压门控钙通道编码基因在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焦翠, 柳涛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1, 29 (1): 47-51.   DOI: 10.11852/zgetbjzz2020-0945
    摘要198)      PDF (465KB)(88)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类以社交障碍和兴趣狭窄为共同症状的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发病机制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研究ASD易感基因是现今国内外医学领域的热点。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VGCC)对调控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神经递质的释放等至关重要。目前VGCC的10种亚型均被发现与ASD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了编码VGCC的10种基因与ASD研究工作的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维生素D在孤独症谱系障碍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杨静, 胡燕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 28 (12): 1347-1350.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480
    摘要235)      PDF (521KB)(228)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也没有确切有效的治疗措施。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维生素D对脑发育及ASD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近年来维生素D在ASD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维生素D在孤独症谱系障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夏阳, 仰曙芬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 28 (10): 1122-1125.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760
    摘要184)      PDF (459KB)(167)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严重公共问题之一,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特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ASD患儿维生素D(VitD)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健康儿童,VitD缺乏可能与ASD的发病机制相关。本文就VitD与ASD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学校表现和社会技能的发展
    孔勉, 郭凤宜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 28 (10): 1126-1130.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305
    摘要251)      PDF (571KB)(178)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神经发育性障碍,其特征是不同程度社会交往障碍,以及狭隘兴趣和刻板行为,症状在儿童早期出现并通常持续整个生命周期。中国大陆于2006年第2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时将ASD纳入精神残疾范畴,并制定了《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对ASD的研究日益受到专业工作者的重视,但多集中在早期评估诊断及综合干预,对于ASD儿童的入学安置、学校表现及入学后社会技能的发展等则相对较少。该文简述ASD儿童在学校的表现及社会技能的发展,以期为国内学龄期ASD儿童学业及社会技能的持续支持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人工智能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尤嘉, 李尤君, 陈艳妮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 28 (8): 883-886.   DOI: 10.11852/zgetbjzz2019-1215
    摘要432)      PDF (599KB)(347)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社会情感互动、语言和非言语交流障碍, 不能建立和发展伙伴关系, 影响社会性发展。传统的诊断工具如《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修订版》、《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以及干预措施如应用行为分析法、结构化教育、社交故事等虽已应用于临床, 但ASD的早期精准诊断与治疗仍面临各种挑战。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临床医学带入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为ASD的诊断时效性和精准性以及其核心症状的改善提供广阔前景。不足的医疗资源, 昂贵的治疗成本等因素导致的ASD康复难题将由于人工智能的介入而有望得以解决。本文查阅近年文献, 从机器学习、虚拟现实技术、机器人介导下的ASD干预以及人工智能在ASD康复领域中应用的伦理学和发展前景四方面进行论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