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卉,马娟,倪娜.陕西省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7):555. [2] Dubois DL,Felner RD,Brand S,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life stress,Social support,and adaptation in early adolescence[J].Child Development,1992,63(3):542-557. [3] 陆德宝,肖刚,李晓光.890名中学生心理问题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的研究[J].中国校医,2007,21(1):30-32. [4] 马晓春.中小学教师冷漠行为的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2008,1(1):87-88. [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定版[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6] 魏运华.少年儿童自尊发展的结构模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7. [7] 张大均.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研究[J].心理科学,2012,35(3):530-536. [8] 刘文婧,许志星,邹泓.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人格类型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28(6):625-633. [9] 赵金霞,王美芳.母亲教养方式与幼儿行为问题、同伴交往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5):664-666. [10] 赵金霞.母亲依恋状况、教养方式与幼儿焦虑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6):806-808. [11] 刘翊.自恋人格与教师接纳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调试策略[J].济宁学院学报,2009,30(4):107-109. [12] 王体明.初中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自信、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的关系[D].河南师范大学,2009. [13] 王忠明,周宗奎,范翠英,等.他人定向变量影响青少年孤独感和社交焦虑:人际能力做中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28(4):413-420. |